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

Jerusalem Quartet
來自以色列(Israel)、於西元1993年成軍的「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Jerusalem Quartet)」,今年在台北松菸誠品表演廳演出,帶來古典、浪漫時期與近代室內樂作品中的經典曲目,讓台灣樂迷一飽耳福。

「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多年來響譽國際樂壇,除了曾在1997年榮獲奧地利(Austria)「舒伯特音樂獎(Franz Schubert and Modern Music)」外,其「海頓絃樂四重奏」錄音,也拿下2010年《BBC音樂雜誌(BBC Music Magazine)》的「年度室內樂大獎(Chamber Award)」與法國「金音叉獎(Diapason D’or)」,此外,他們的「舒伯特死與少女絃樂四重奏」錄音,也得到2009年德國「回聲唱片大獎(ECHO Klassik Awards)」。

「耶路撒冷四重奏」團員中除中提琴卡姆(Ori Kam)為土生土長的以色列人外,第一小提琴帕夫洛夫斯基(Alexander Pavlovsky)、第二小提琴布雷斯勒(Sergei Bresler)與大提琴祖洛尼可夫(Kyril Zlotnikov)皆出生於前蘇聯,因此他們對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 1906-1975)有著特別的情感,曾巡迴世界演出蕭士塔高維契全本十五首絃樂四重奏作品。著名的《絃樂雜誌(The Strad)》盛讚他們「讓蕭士塔高維契的弦樂四重奏悠然歌唱,動人心絃」,而他們的蕭士塔高維契絃樂四重奏錄音,更被譽為繼「鮑羅定弦樂四重奏(Borodin Quartet)」以來最具權威的版本,「耶路撒冷四重奏」目前也是 Harmonia Mundi 唱片公司的專屬藝人。


此次音樂會,「耶路撒冷四重奏」首先帶來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G大調第14號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4 in G Major ,K.387)》,此作品為著名的「海頓四重奏」系列中的第一首,受親愛的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爸爸所影響,莫札特於1782至85年間寫下六首絃樂四重奏,在寫完最後一首之後隔日,還親自邀請海頓到自己家中來欣賞這些作品,並附上題獻海頓之名付梓出版。《G大調第14號絃樂四重奏》於1782年完成,因為曲中洋溢著青春活潑的氣息,長久以來也被冠上「春」之膩稱。此曲在「耶路撒冷四重奏」的詮釋下,從第一樂章「甚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assai)」、第二樂章「小步舞曲(Menuetto, Allegro-Trio)」、第三樂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到第四樂章「甚快板(Molto Allegro)」,皆展現出絕佳的默契與平衡感,雖並不特別去強調曲中的古典形式,但「耶路撒冷四重奏」以自己的步調來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美感。

Leoš Janáček & Zdenka Schulzová
接著演出捷克(Czech)作曲家楊納傑克(Leoš Janáček, 1854-1928)《第二號絃樂四重奏「秘密的信」(String Quartet No.2 "Intimate Letters")》,此曲也被稱為「愛的宣言(Manifesto on Love )」,記載著作曲家一段奮不顧身的炙烈戀情。楊納傑克在27歲時娶了他的學生,也是他所就讀的師範學院院長的女兒齊丹卡.舒若娃 (Zdenka Schulzová)為妻。爾後已屆黃昏之齡的楊納傑克,於55歲時認識了一名古董商之妻,也就是年僅17歲的卡蜜拉.史托絲洛娃(Kamila Stosslova, 1892-1935),並進一步與這位比他年輕38歲的卡蜜拉熱戀交往。其間楊納傑克共寫了七百封以上的書信給卡蜜拉,而這段遲暮之戀,愛得轟轟烈烈,也讓楊納傑克創作欲望大增,希望能為愛人書寫音樂,因此在構思初期,楊納傑克原本想使用柔音中提琴(Viola d'amore)來代表卡蜜拉("amore" 有「愛」之意),後因音響與實際效果打消此一念頭,但中提琴在此曲的份量,較其他同類型作品,仍有較多的表現空間。

Kamila Stosslova (1917)
寫於1928年的《第二號絃樂四重奏「秘密的信」其實就是楊納傑克的音樂情書,第一樂章「行板(Andante)」為輪旋曲風的自由曲式,描寫兩人初見面的印象,美麗邂逅中醞釀的浪漫情愫;第二樂章「慢板(Adagio)」擁有甚快板(Vivace)的自由三段體曲式,特別是作曲家運用提琴近橋奏(sul ponticello)、笛音(flauto)等音色變化,代表兩人之間所迸發出的火花;第三樂章歷經「中板(Moderato)」、「慢板」與「快板(Allegro)」的三段曲曲式,作曲家回憶著他對戀人告白的那一天,大地彷彿為之震動,女子先是驚訝地跑開,隨即卻又站住不動。第四樂章為輪旋曲式的「快板」,其中堅定熱烈的深切情感,也是作曲家對這段戀情奮不顧身的寫照。當時楊納捷克寫著:「我正著手創作一個奇妙的作品,它將包含我們的生命,我將把它取名《秘密的信》。我們共同擁有過多少寶貴的時光啊,如同小小的火焰般,它們將在我的心中亮起,並化為最美麗的旋律。但在這個作品裡,我將獨自與妳共處,再無他人」。

由於此曲在台灣屬罕見演出曲目,也因此讓人特別期待「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的詮釋,而藉由他們的呈現,可以聽到楊納捷克炙熱的深情,外界的風風雨雨、蜚語流言都不能動搖他與卡蜜拉之間的一切,兩心共鳴彼此同屬時,那份默契與感動,旁人是很難理解與置喙的。而「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團員間的同心契合,也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彼此間在呼吸上與音色掌控上皆十分細膩,呈現出縝密精緻的瑰麗色彩。而楊納捷克以近現代的音樂語法,以及些許超現實主義的音色與和絃表現,來描繪他與卡蜜拉間的點點滴滴,所有的悸動、深情與濃情蜜意皆化為一個又一個的音符,向全世界全宇宙大聲吶喊著他的愛情宣言,這絕對是一份高調的愛情。因為有一種愛是赤裸裸、直接、熱情、大膽、不顧一切地去擁抱內心所有的情感,無論你贊同與否,也不屑你的任何批評,愛本身遠遠涵括所有一切,包括是非對錯。

Leoš Janáček & Kamila Stosslova

「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下半場演出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第14號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String Quartet No.14 in d minor, D.810 "Death and the Maiden")》,此曲創作於1824年,舒伯特是以1871年早先創作的藝術歌曲《死與少女(Death and Maiden, D.531)》為基底而加以擴大成室內樂版本,原本歌曲中的歌詞是詩人克勞第斯(Matthias Claudius, 1740-1815)所作,描寫一名瀕死少女感受生命即將消逝,因此苦苦哀求死神放過自己,但死神卻以溫暖的懷抱來誘惑少女,因此整部作品圍繞著「死亡」的陰影。《第14號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第一樂章為「快板」,充滿著朝氣與活力;第二樂章「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也是歌曲《死與少女》的變奏版,其千變萬化的旋律安排,充滿了戲劇性色彩;第三樂章為「詼諧曲式-很快很快的快板(Scherzo-Allegro molto)」,充斥著強烈的鬥爭感,也彷彿是死神所跳的小步舞曲,稍稍緩和了第二樂章的緊張情緒;第四樂章「急板(Presto)」中運用了塔朗泰拉舞曲(Tarantella)與大小調的互換,代表死神與少女的糾纏拉扯。

而《第14號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在「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詮釋下,呈現出溫柔美麗、閃閃發亮的音色,以及令人屏息的戲劇張力,而在四把絃樂器下所掌握到的死亡氣息是如此地甜美又殘酷,令聞者忍不住一掬同情之淚,也為如此動人心絃的死亡之聲深深地嘆息。最後「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的安可曲也選擇了莫札特的絃樂四重奏作品,讓整場音樂會就在飄逸、略帶傷感的樂聲中完美地劃下句點。

《泰晤士報(The Times)》曾形容「耶路撒冷絃樂四重奏」的演出是「四條金黃色旋律線的完美交融,熱情、精準與溫暖(Passion, precision, warmth, a gold blend: these are the trademarks of this excellent Israeli string quartet.)」,而在他們的樂聲中,我們也彷彿經歷了一場華麗的冒險,既真實也夢幻,既冷靜又讓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