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西班牙海鮮飯

在靠近巴塞隆納海邊的小餐廳,
牆上有著男高音多明哥的簽名,
吃到夢寐以求的正統西班牙海鮮飯。

種類豐富的新鮮海產,與烤得金黃入味的米飯,
加上特製的鐵盤一起在爐火上接受高溫的試煉,
從廚房拿出來的一路上都還滋滋作響,
光聽聲音就喚起所有饕客的驚呼聲。
服務生一臉笑得是多麼驕傲與開心。

其實西班牙人平常也吃米飯,只是他們不是用煮的,
而是直接將生米放進平底鍋中烹燒,
因此西班牙海鮮飯的米其實是半生不熟的硬飯,
很多台灣人吃不習慣,
因此導遊還特別囑咐廚房將米弄熟一點。

西班牙海鮮飯用番紅花作調味,
而番紅花是世界上最貴的香料,
粹取雌蕊製成,一朵花僅三株雌蕊,
必須在日出以前以人工小心翼翼摘下柱頭,製作過程耗時耗力,
因此購買番紅花以「克」為單位,其價錢勝過黃金。


在西班牙唐吉訶德小鎮雜貨店中,
買下了生平第一罐的番紅花,
回到台灣便迫不及待試煮西班牙海鮮飯,由於家人皆是素食,
憑著在西班牙曾吃過素西班牙飯的印象,努力找回味蕾的記憶。

放了甜椒與一些素海鮮料,
以及番紅花和薑黃,
但口味還是相差一大截,
第二次試做時,
便跑到超市買地中海米,
之後又做了幾次,
但就是達不到入味的境界,
西班牙買的番紅花已用完,
忍痛訂下網路上以克計價的番紅花,
盼有天能找回巴塞隆納海邊難忘的味道。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十年相遇,百年流浪

「每把提琴都有自己的靈魂,他會親自挑選主人...
但相聚何其短暫,因此提琴必須一再流浪......。」


每次看名琴展之前,內心總會矛盾掙扎,其實不忍見提琴們孤獨地躺在玻璃櫃中,任由人們投以好奇眼光,總覺得他們也擁有敏感心靈與人類靈魂,卻成為物品陳列展覽,這多麼令人深深不安與困惑,更讓我好些裹足不前。

靜靜地走進展場,每把琴都讓我怦然心動不已。戴著耳機聽著導覽,看著美麗的琴身,想像著不同的故事,這時旁人任何的干擾,對我而言都是極為殘忍與忿怒的,彷彿打斷了我與提琴的邂逅,而這片刻應該是神聖、不容侵犯的。

每把琴身上都有無數的傷痕,每一個傷痕都見證了每一場相遇、向你訴說不同的故事,你就是無法不直視欣賞它,因為這些傷痕讓琴變得更美麗動人,讓你更加確信他們擁有獨一無二的靈魂...而每一個故事的起源都要從十五世紀的義大利開始說起...。

早在克里蒙納(Cremona)黃金年代以前,一個義大利更為北邊的城市布雷西亞(Brescia)早已開始忙碌的製琴生活。來自各地的維奧爾琴(Viol)與提琴訂單蜂擁而至,城中貼滿廣徵製琴學徒的布告,師傅們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如何做出不同凡響的琴。住在這裏的老札內妥(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 1489-1561)製出最古老的中提琴,而克里蒙納的開山祖師阿瑪悌(Andrea Amati, 1505-1577)年少時也在這兒學習。


奇美(Chimay)
馬吉尼(Giovanni Paolo Maggini, 1580-1630)將布雷西亞的製琴工藝帶向巔峰,他做的琴擁有飽滿的聲響,音色同質性極高,偏好使用褐紅色與金橘色的漆,並為提琴週身嵌入如同個人簽名般的雙鑲線。馬吉尼的中提琴評價甚至高過於克里蒙納的中提琴,而他於1610年所製作的大提琴奇美(Chimay),體型比現代大提琴較大。奇美擁有不可思議奇妙的旅程,他的第一個主人為比利時邊境的奇美王子(Prince de Caraman-Chimay, 1604-1680),然而經過了四百年的漂泊,奇美現在的歸宿則是台灣的奇美博物館(Chi Mei Museum)。
(ps:全世界目前僅存六把馬吉尼的大提琴)

羅絲(Ross)
馬吉尼的逝世開啟了克里蒙納的製琴歷史,祖師爺安德烈‧阿瑪悌於1538年成立了個人提琴工作室,他於晚年1570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羅絲(Ross),曾被小提琴家賈桂琳‧羅絲(Jacqueline Ross)用來錄製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全集因而得名。而裝上羊腸弦的羅絲,音色醇美撩人魂魄。

孟德爾頌-無敵艦隊(Mendelssohn-Armade)
安東尼奧‧阿瑪悌(Antonio Amati, 1540-1607)是安德烈‧阿瑪悌的兒子,他與弟弟基羅拉摩‧阿瑪悌將家族名聲迅速打入歐洲提琴市場。他在1588年所製作的小提琴孟德爾頌-無敵艦隊(Mendelssohn-Armade),其實是一把體型較小的"小"小提琴(Piccolo),而1588年正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同一年,當時提琴的主人可能為了紀念此事,便在琴的背板頂端中央加上女性頭像(可能為維多利亞女王)封蠟,再加上此琴後來曾被孟德爾頌家族所擁有,因而有此別名。

尼可羅‧阿瑪悌1656(Nicolo Amati 1656)
尼可羅‧阿瑪悌(Nicolo Amati, 1596-1684)為基羅拉摩‧阿瑪悌之子,他加大了琴模,讓小提琴聲音更大、更為響亮,並教導出安德烈‧瓜奈里、法朗切斯科‧盧傑利與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等優秀弟子。尼可羅‧阿瑪悌於1656年創作出一把音色如朝陽般純淨透明的小提琴,此琴也是當時製琴師們爭先模仿的對象,更讓阿瑪悌家族聲譽如日中天,就連義大利鬼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生前也大肆蒐藏阿瑪悌琴。

維奧悌瑪麗‧霍爾(Viotti-Marie Hall)
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是製琴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不僅確立了現代提琴最佳規格與音色,並視提琴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因此無論選材與工法皆極為講究。由於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大多為王宮貴族製琴,因此琴的保存狀況十分良好,現存約有六百把小提琴與五十把大提琴。他所製作的琴音色飽滿豐富,適合與管弦樂團協奏,高音優美細膩猶如雲雀高歌。而於1709年誕生的維奧悌─瑪麗‧霍爾(Viotti-Marie Hall),曾在1782年被義大利小提琴家與作曲家維奧悌(G. B. Viotti, 1755-1824)攜至巴黎演出,震撼全歐,後史特拉底瓦里琴聲名日漸大噪,直到瓜奈里‧耶穌出現才足以與之匹敵。此琴後被英國小提琴家瑪麗‧霍爾(Marie Hall, 1884-1956)所使用。

鮑爾(Pawle)
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於1730年製造的大提琴鮑爾(Pawle),以英國收藏家鮑爾(Frederick Pawle)為名。1999年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來台演出前,由於在美國海關通關時不慎將自己的蒙它納拿(Montagnana)大提琴的琴頸弄斷,台南奇美得知後,便將鮑爾借他使用,順利完成在台演出,因而促成另一段大師與名琴邂逅之佳話。

彼得羅‧瓜奈里1715(Pietro Guarnier 1715)
彼得羅‧瓜奈里(Pietro Guarnier, 1655-1720)是安德烈‧瓜奈里的兒子,他於1679年遷居曼圖阿(Mantova),除製琴外也擔任宮廷樂團小提琴家,所以也被稱為「曼圖阿的彼得羅」。彼得羅偏愛使用金黃色漆,製琴風格也與克里蒙納傳統迥異。

奧爾‧布雷(Ole Bull)
朱塞佩‧瓜奈里‧耶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 1698-1744)與父親同名,而為了要與老朱塞佩區別,後人另加上了「耶穌」的別名,以表彰他的成就。瓜奈里‧耶穌融合了史特拉底瓦里與馬吉尼的技法與風格,並開創出自我風格強烈,聲音寬闊宏亮的提琴,但與史特拉底瓦里不同的是他所製的琴常見明顯鑿痕,但卻絲毫無損其音色。瓜奈里‧耶穌的琴聲巨大響亮,穿透力極強,冷靜中又帶有不羈的野性,令人難以抗拒,其1742(1743)年所製作的加農砲(Cannone)便為帕格尼尼生前最愛,由此可見一斑,由於現存瓜奈里‧耶穌所製之琴十分稀少,因此每一把皆彌足珍貴。

1744年所創作的奧爾‧布雷(Ole Bull),極有可能是瓜奈里‧耶穌最後遺作,此琴曾為挪威國父與小提琴家奧爾‧布雷(Ole Bull, 1810-1880)所擁有,1992年被奇美標得,後挪威政府一直想盡辦法買回,但始終無法如願以償,而明年2010年為奧爾‧布雷200年冥誕,此琴也將飄洋過海暫借挪威參與相關慶祝活動。(ps:奧爾‧布雷也有「北歐的帕格尼尼」之封號)

有時很難想像這些名琴現在都在台灣的奇美,每把琴都有自己很長很長的故事,有時百年的流浪,只為了與主人(們)十年短暫的相聚,但無論是在小提琴家手中、收藏家保險櫃底,還是博物館裏,皆無損他們的光芒與美麗。

而我無法在此附上他們的照片,因為照片難以顯現他們的傷痕或琴漆真正的顏色。每一把琴都如此特別,如此美麗動人,必須要與他們面對面邂逅,才能感受到那份震撼;必須要記得他們的名字與故事,才知道生命為何如此短暫;必須要親耳聽到他們發出的聲響,才會徹底明瞭什麼是盪人心弦。

~僅記故宮奇美「絕色提琴」大展~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草嶺宜蘭之旅(二)

出發至太平山

早晨餐廳的感覺不太一樣,看著用餐的人們精神奕奕,頓時讓人感受到清晨美好的活力,早餐雖吃得不多,但在細嚼慢嚥中享受渡假的每一秒時光。

前一天從導遊口中才得知太平山氣溫約10度左右,且要坐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才會抵達,幸好早餐沒忘了吃暈車藥,一上車沒多久便昏昏睡去,迷朦中不時感受到山路的大轉彎與顛簸,遊覽車也不時地搖晃,但同樣也感覺司機超高的技術與細心,就這樣一路「晃」上太平山。

太平山莊午膳
中午於太平山莊用餐,導遊曾事先請大家「多擔待一 下」菜色,於是大夥便平淡地吃完午餐(但個人覺得青菜都很新鮮)。出發前先將隨身杯裝滿導遊準備好的薑母茶,山上的溫度真的不是蓋 的,且白霧大到感覺一直在下雨(其實只是霧中飽含水氣),所以薑母茶一下就被大家一倒而光。


太平山蹦蹦車、茂興森林步道
山莊旁就是搭蹦蹦車的月台,黃色的車廂在濃霧中顯得特別搶眼,蹦蹦車出發時間固定,錯過了只能等待下一個「遙遠」時段,但沒想到天候不佳的太平山,遊客還是一堆,瞬間就擠滿整個月台。坐上車開動後,才知道為何叫做「蹦蹦車」,車子在開動時會稍稍震動一下,同時伴隨「蹦地一聲」響,就像一台會「蹦跳」的車子,相當可愛。

蹦蹦車開在蜿蜒的小山路、小軌道上,瞬間讓人體會「慢活」的滋味,當然還有襲來的舊時光氛圍。

在蹦蹦車上待了近20分鐘後,終於抵達茂興站,旁邊就是茂興國家森林步道,茂密的森林,清新的芬多精,讓人立即投入大自然懷抱中,也敬畏讚嘆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而在拍照取景時,發現此處林木密度雖高,但多為細徑年輕樹木,粗幹的老木彷彿多被人砍斷,因此現場僅留下切面工整的餘幹。剛到茂興時濃霧依然,但就在快離開時,陽光於林間樹葉縫中透下,並灑落一地泥土,更增添幾許冬日溫陽魅力,此時彷彿也在我底心透射下一道微小但無比溫暖的光芒。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草嶺宜蘭之旅(一)

草嶺舊隧道鐵馬行
在灰濛濛的天氣裏出外遊玩,心中只有小小的盼望:千萬別下雨啊!遊覽車繞行東北角海岸線時,雙眼所及海天一片滄茫,但仍可感覺洶湧的海浪狠狠地拍岸。

在經過猴子飲水趴狀小山後,終於抵達福隆火車站,原來這裏是進入草嶺舊隧道之處,現在可是鐵馬古道呢!跨上自行車轉個右彎,視野豁然開朗,兩旁綠意襲來,腳踏鋪得平平的柏油,另一邊則可騎到火車站。

「舊草嶺隧道」早已停駛,現被規畫為「鐵馬隧道」,它是宜蘭民謠「丟丟銅仔」中所描繪的火車隧道,也曾是蘭陽的交通要道,現在遊客仍可用鐵馬來體驗其自然古樸風貌。

自行車由福隆站出發至石城,來回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加上拍照時間)。而行駛舊草嶺隧道時,不仿放慢騎車速度,感受一下洞內氛圍,欣賞隧道中從頭到尾都能聽到的「丟丟銅仔」旋律,想像先人蓽路藍縷的辛勞,以及等待火車入山洞的興奮心情。而隧道另一端便是石城,除了可在洞口旁看見「新草嶺隧道」外,還能眺望東北角海岸。當然回程返回福隆車站後,也別忘了一嚐道地的「福隆便當」。

舊草嶺隧道口

礁溪和風午餐、溫泉魚spa

依據往常的經驗,旅遊團的素食和菜不會令人特別期待,但礁溪的和風餐廳卻讓人驚喜連連。礁溪著名炒不黑空心菜,真是鮮嫩極了;而山藥杏鮑菇與素料共同熬煮的湯,山藥入口即化,湯頭濃郁豐潤;最後的白木耳杏仁豆腐冰甜點,更令不愛甜點的我讚不絕口,白木耳的脆爽與杏仁豆腐的綿密口感,真是絕配,而甜度則是調得剛剛好,多喝幾碗都不嫌膩。

用完幸福的午餐,該讓小有名氣的溫泉魚幫剛騎完鐵馬的雙腳,解除一下疲累吧!(其實我的好奇遠勝於想spa的心)當雙腳放進遊滿小紅魚的水池中,只見小魚三三兩兩地慢慢靠近,然後再不斷地「親吻」你的腳,彷彿吃到極美味的食物,那種微癢詭異的感覺,讓水池畔不時傳來奇怪的笑聲。

蘭城晶英酒店

蘭城晶英酒店大廳
在宜蘭著名的「新月廣場」轉彎後,便看見晚上要暫住的地方。蘭城晶英酒店外觀看來還算雅緻,但一進到大廳就感受到強烈的後現代中國風,色調以傳統中國紅為主,大型的紅色圓燈籠與方燈籠十分搶眼,在酒店許多空間皆可看見,而一樓大廳進入電梯處的巨大紅色雙門,也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設計,簡單俐落但氣勢十足,但六樓才是酒店真正check in之處,客房在七樓以上(一至四樓為百貨商場,五樓為酒店行政處)。晚上住的房間據說有十二坪,寬敞的空間、簡潔與飯店一致的風格,足以讓人卸下所有疲憊,走到陽台便可看見飯店設施以及宜蘭街景,視野相當遼闊。

逛百貨商場、晚餐、飯店spa
離晚餐尚有一段時間,於是開始逛樓下的百貨商場,也聽說地下一樓有全台單層面積最大的家X福。

晚餐為自助式,聽導遊的建議點了現煮的鮮魚,果然新鮮到不行,雖然飯店菜色眾多,但個人覺得口味平平,享受的是六樓餐廳的氣氛與設計。


晚餐後休息片刻,立即衝去spa(飯店內設施只開到十點),飯店內免費設施位於六樓露天中庭,除了建身房、室內、外泳池、溫泉spa外,還有打wii的地方,由於天氣冷,時間也剩下不多,所以選了spa。乾淨有設計感的spa區,頗能博得親近感,而水柱按摩真的「很有力」,讓人徹底放鬆。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丟丟銅仔的山洞─草嶺舊隧道


「火車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磅空內。
磅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滴落來。」
(註︰「磅空」即隧道)

這首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丟丟銅仔」,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丟丟銅仔」是從前丟擲銅錢的遊戲(或說礦工賭博時丟銅錢下注之聲),而玩這種丟銅錢仔遊戲,手必須在擲錢後同時抽離,而銅錢落地時鏗然作響,其音律便產生了「丟丟銅仔」。另有人認為「丟丟銅仔」是舊時代隱誨的情色歌曲,而歌詞中的火車與磅空則分別影射男女性暗示,取其諧音也稱為「抽抽動仔」。

更有人考證「丟丟銅仔」其實與蘭陽開發史脫離不了干係。西元1787年(乾隆52年),早期宜蘭人在吳沙的帶領下開墾蘭陽地區,但當時往返後山必須翻山越嶺,其「草嶺古道」即為遺蹟。日據時期始建環島鐵道,1924年(大正13年)二月宜蘭線通車,進出後山大為便利,但由於雪山山脈水脈眾多,即使開通成隧道,水還是不停地從兩旁山壁中滲出,所以火車在行經隧道時,難免會被水滴到,其產生的聲響,再加上車輪與鐵軌共伴的韻律,以及鄉民搭火車時的愉快心情,便成為「丟丟銅仔」旋律中「火車過山洞」最生動寫實的印象。

據說當時許多鄉民扶老攜幼、帶著飯糰,不惜遠道而來,就只是為了在鐵道旁等候火車經過。那時的火車只有平台,沒有車廂,車速也相當慢,於是年輕人就跳上台車,和路旁看熱鬧的群眾揮手,當時盛況仍不難想像,但讓古早宜蘭人興奮不已的「丟丟銅仔」火車山洞現在何處?其實就是至今尚存的「舊草嶺隧道」。

全長2,167公尺的「舊草嶺隧道」,位於福隆到石城中間,工程穿越雪山山脈最北端,其中以貫穿草嶺山脈最為艱險,當時並無現代機具,因此不是徒手挖掘就是只用炸藥,然而雪山山脈之地下水脈又特別多,其工程難度決不下於現今的雪山隧道。「舊草嶺隧道」也是日據時期全台第一長的鐵路隧道,因此竣工後,便於福隆端隧道拱門上題字 「制天險」,以示其地形險惡,征服不易,也於福隆隧道口前約200公尺處則設立「吉次茂七郎紀念碑」,以紀念開挖隧道的日籍工程師。

「舊草嶺隧道」一直使用到民國69年,後因宜蘭線進行雙軌工程,其單軌已不敷使用,便於民國75年另建「新草嶺隧道」,舊隧道便封閉閒置近20年。「舊草嶺隧道」道口以紅磚砌成圓拱狀,洞口高5公尺,而石城端隧道口則題有「白雲飛處」,蒼勁的筆跡見證了滄桑的歲月。

而現在的「舊草嶺隧道」已被規畫為「鐵馬隧道」,遊客可坐火車至福隆站下車,大馬路上有許多自行車出租處,可依指標體驗沿途自然古樸風貌。自行車由福隆站出發至石城,來回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加上拍照時間)。而行駛舊草嶺隧道時,不仿放慢騎車速度,感受一下洞內氛圍,欣賞隧道中從頭到尾都能聽到的「丟丟銅仔」旋律,想像先人蓽路藍縷的辛勞,以及等待火車入山洞的興奮心情。而隧道另一端便是石城,除了可在洞口旁看見「新草嶺隧道」外,還能眺望東北角海岸。當然回程返回福隆車站後,也別忘了一嚐道地的「福隆便當」,而如此悠閒又能發思古之幽情的草嶺鐵馬之旅,非常適合闔家同遊。

宜蘭民謠「丟丟銅仔」曾於1943年4月20日,由台灣作曲家呂泉生依據廣播界文人宋非我的唱詞,改編成合唱曲。而在「皇民化時期」,一群台灣青年組織了「厚生演劇研究會」,排演舞台劇《閹雞》,呂泉生即負責音樂部分,他將「丟丟銅仔」與「六月田水」等歌曲搬上舞台,但日人認為這些台灣民謠的民族意味太過濃厚,第二天便下令禁唱。當時劇團代表王井泉曾說過:「不許唱就不唱,有什麼大不了的!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開懷恣意的唱!」 此外,台南文人許丙丁也曾為「丟丟銅仔」填入不同版本的歌詞,描寫初到台北的遊子,在陌生的大都市中所發生故事。

雙腳踏到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台北市。
看見電燈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寫紅字。
人地生疏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來擱去。
險給黑頭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撞半死。
借問公園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對都去。
問著客人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我不知。
拖車走到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拖我去。
去到公園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摸無錢。
拖車大哥伊都,阿妹伊都丟,唉唷免生氣。
明年還你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仔伊都有甲利。

歌詞中的「伊都」與「哎唷」皆為虛字或語助詞,用意在延續歌曲韻味與押韻。而「阿妹」則是客家話中「妹妹」、「小姐」之意。在台語歌詞中加入其他語言,就像許多歌曲也會夾帶他國語言或方言般,讓歌曲聽起來更有變化、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