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托雷多大教堂

「托雷多大教堂」的哥德式尖塔
托雷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 興建於西元1226年, 
約耗時300年,直至15世紀才竣工,
是西班牙三大教堂之一。

外部設計以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為主,
內堂則由穆德哈爾(Mudéjar)與巴洛克(Baroque)藝術主導,
另以純西班牙式繁複精美之銀飾來裝潢,
呈現多樣性文化與精緻華麗之藝術風格。

「托雷多大教堂」正面由兩座高聳塔樓所構成,
一座是哥德式的尖塔,
另一座則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風格之圓頂。

「托雷多大教堂」正門由三道大門所組成,

分別是「地獄之門(Puerta del Infierno)」、
「赦罪之門(Puerta del Perdón)
以及「審判之門(Puerta del Juicio)」。
並在門楣上設計有「最後晚餐」雕塑作品。


「托雷多大教堂」正門精緻的耶穌與門徒聖像

教堂內奇妙和諧的光線
光線透過哥德式建築的彩繪玻璃,
讓寬闊的教堂內部顯得既幽靜又神秘,
美麗的拱門、華麗不已的巴洛克式浮雕,
使得每個地方與角落都讓人驚奇與讚嘆。

而穹頂所灑落的彩光,
也使得由碧玉、大理石、
與青銅所製的巴洛克式祭壇,
顯得更加華麗耀眼。

教堂內雕工精美的主祭壇屏風,
描繪的是基督事蹟。
而位於正殿中央的唱詩班席位,
其精雕細琢的座椅更令人歎為觀止;
上層雕刻的是舊約聖經上的人物,
下層則以格瑞納達的戰事為主題,
繁複的深咖啡色木雕讓人眼花撩亂,
使席坐者彷彿有著無比尊貴的感受。

雕工精緻繁複的唱詩班坐位

 
「托雷多大教堂」至今還設有,
依循古阿拉伯儀式所舉行彌撒的:
基督聖體禮拜堂
(Capilla del Corpus Christi)、
聖伊德方索禮拜堂
(Capilla de San lldefonso)、
以及新君禮拜堂
(Capilla de los Reyes Nuevos)
等次禮拜堂。
聖體龕

「托雷多大教堂」是西班牙天主教的總部,

也是西班牙樞機主教舉行彌撒的地方,
更是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天主教教區。


教堂內展示各種宗教法衣、
手抄古籍真跡、藝術畫作、
以及各式宗教歷史珍寶,
儼然是一座收藏豐富的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用200多公斤黃金、
白銀和寶石所製,
西班牙16世紀以金銀手工藝而聞名的 Arfe 家族所打造,
在天主教遊行儀式中所使用的「聖體龕」
(Processional Custodia de Arfe),
不僅做工極為精緻細膩,
更在華麗中散發出莊嚴與神聖感,
是遊客與教徒必訪的寶物之一。



華麗繁複的主牆與祭壇


主牆以金浮雕記載著耶穌的一生


El Greco
《El Expolio(The Disrobing of Christ)》
(1577-1579)

「托雷多大教堂」的「聖器室(Sacristía)」中,
收藏著拉裴爾(Rafael)、魯本斯(Rubens)、
委拉斯蓋茲(Velázquez)、哥雅(Goya)、
提香(Tiziano)與范戴克(Van Dyck)等大師的畫作,
並有葛雷柯(El Greco)的作品──
《脫去衣服的基督(El Expolio)》。
可謂是藝術作品之寶殿。

西班牙有許多大教堂建築,
但各有其獨特之美與迥然不同風格,
「托雷多大教堂」面積雖沒有「塞維亞大教堂」大,
其精緻度卻令人咋舌與驚呼連連。

教堂內可看到不同時期、風格與文化,
在同一空間裏和諧共處,
並讓人悠遊於歷史風華之中,
沉浸人世間白雲蒼狗,
得失之歡愁猶如南柯一夢。


「托雷多大教堂」之三大門與圓頂塔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貝多芬名言錄(下)

‧描寫是屬於繪畫的,在這一方面,詩歌和音樂比較之下,可說是幸運的了,它的領域不像我的那樣受限制,但另一方面,我的領土擴張得更遠,人們便不能輕易到達我的王國。(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貝多芬)

‧我必須掐住命運的脖子,絕不讓命運之神擊倒我!(貝多芬)

‧屈服,深深地向你的運命屈服,你不能為你自己而存在,只能為旁人而存在。噢,上帝!讓我有勇氣征服我自己。(貝多芬)

‧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我才開始學得一些東西...(貝多芬晚年)

‧親王,您之為您,是因為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完全是靠我自己。親王們現在有的是,未來也有的是,至於貝多芬,卻只有一個而已。(貝多芬)

‧對於平靜的生活,不,我覺得我已經不再適合過平靜的生活了。
(貝多芬)

‧噢!如果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那該有多美啊!(貝多芬)

‧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
(貝多芬)

‧「力」是與平常人不同的道德,也便是我的道德。(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要是我犧牲了我的生命力,還有什麼可以留給高貴與優越?(貝多芬)

‧勇敢啊!雖然身體不行,我的天才終究會獲勝。
(貝多芬)

‧我是替人類釀製佳醇的酒神,是我給人精神上至高的熱狂。(貝多芬)

‧有關我作為藝術家的評論,沒人聽說我對此漠不關心。(貝多芬)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貝多芬)

‧我未曾想過創作音樂是為了名譽與榮耀;我一定要把內心深處的東西釋放出來,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貝多芬)

‧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使它醒後更加興奮。(貝多芬)

‧那些揚名而出類拔萃的,他們憑藉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貝多芬)

‧運氣就像球那樣圓,所以很自然地,它並非總是滾落在最善良、最高貴之人的頭上。(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我的想法正如伏爾泰所說「蒼蠅叮幾口並不能阻止駿馬的前進」。至於那些蠢人,只有讓他們去說,他們的嚼舌根絕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不能使阿波羅指定的人喪失其不朽。(貝多芬)

‧別以為我的耳朵不好,就聽不見你們在那裏談情說愛。(貝多芬)

‧這位偉大的大師對我的仁慈和情義讓我感到多麼驕傲。啊!只要我活著,這一天將永遠烙印在我心中。(韋伯與貝多芬會會面後之感言)

‧我偶爾演奏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有兩個目的:一方面讓作曲家感到灰心,以免再寫作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則是提醒自己多欣賞貝多芬。(海菲茲)

‧我喜歡貝多芬尤其是他寫的那些詩。(披頭四鼓手林哥‧史達)

‧貝多芬給了我一生的力量與勇氣。(庫特‧馬殊)

‧世人在核戰的威脅,舉世同毀的陰影下如何自處?唯有聆聽貝多芬。(伯恩斯坦)


延伸閱讀:貝多芬名言錄(上)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貝多芬名言錄(上)

‧藝術的世界一如我們所有偉大的創造,主要目標即是自由與進步。(貝多芬)

‧自由和進步是藝術的目標,正如同整個生命的目標,如果我們這些現代人不像我們的先輩那般堅定,文明的精粹在許多方面就無法發揚。(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藝術家像火焰般炯炯燃燒,他們從不垂淚。(貝多芬)

‧藝術家不哭泣,他們發怒。(貝多芬)

‧成名的藝術家反被盛名所羈絆,所以他們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貝多芬)

‧若為了更美麗的東西,任何規則皆可破壞。 (貝多芬)

‧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貝多芬)

‧音樂應該要激起男人心中的火焰,引出女人心中的眼淚。(貝多芬)

‧凡領悟音樂的,便能從一切煩惱中超脫出來。(貝多芬)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法自拔的苦難。(貝多芬)

‧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追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貝多芬)

‧我沒有校改曲子的習慣(一旦完成後),我從來不這樣做,因為我深信即便是部分的改動也會使作品變質。(貝多芬)

‧根據我一貫的作曲方式,即使是寫器樂曲,我眼前總有一個整體。(貝多芬)

‧信不信當靈感向我說話時,我想到的是一把神聖的琴,而我只是將它的口授聽寫下來。(貝多芬)

‧脫離鋼琴作曲是必要的我們漸漸地就有了準確表達願望和感受的能力,這對崇高的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貝多芬)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在過去的那些音樂家中,只有韓德爾(Handel)和巴哈(Bach)是有天賦的。我的心深深地為巴哈、這位和諧之父那崇高而偉大的藝術所震動。(貝多芬)

‧我認為您(莫札特)的作品在所有其他鉅作之上,每當我聽到您的新作就心花怒放,並對它比對我自己的作品還要感興趣;總之,我欽佩您並熱愛您您永遠是我最敬佩的當代人,如果您能給我寫幾行字,將給予我莫大的快樂,我將感到寬慰,藝術將所有人彙集在一起,特別是那些真正的藝術家,請您容許我將自己也歸於這類人的行列中。(貝多芬)

‧我過去一直是莫札特(Mozart)最熱烈的崇拜者之一,我現在和將來仍將是如此,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貝多芬)

‧你永遠不要在詼諧劇之外追求別的東西,否則就是與自己的命運作對。(貝多芬對羅西尼說)

‧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神而把祂的光芒散播人間。(貝多芬)

‧在全人類中,凡是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貝多芬)

‧犧牲,永遠把人生一切的愚昧去為藝術來犧牲!藝術是高於一切的上帝。(貝多芬)

‧智慧、勤勞和天才,高於顯貴和富有。
(貝多芬)

‧劃分天才和勤勉之別的界線迄今尚未能確定以後也沒法確定。(貝多芬)

‧對於富有才華和熱愛勞動的人來說,不存在任何障礙。
(貝多芬)

‧涓滴之水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力量強大,而是晝夜不停地滴墜。只有勤奮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那些技巧。 (貝多芬)

‧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的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貝多芬)

‧在困厄顛沛的時候能堅定不移,才個真正令人欽佩之人的不凡之處。(貝多芬)

‧卓越的人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我永遠不會卑躬屈膝,我的世界即宇宙。(貝多芬)

‧即使為了王位,也永勿欺妄真理。(貝多芬)

‧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貝多芬)

‧惟有痛苦,才有歡樂。(貝多芬)

‧不要懶懶散散地虛度生命。 (貝多芬)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貝多芬)

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

創造需要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貝多芬)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貝多芬)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延伸閱讀:貝多芬名言錄(下)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達芙尼與克羅伊 (Daphnis et Chloé)

「當我寫作這部作品時,我意圖完成一幅大規模的音樂性壁畫,除了具有古樸趣味外,幾乎接近十八世紀末法國畫家所表現的繪畫性,也用心去呈現幻想中的希臘神話。」(拉威爾)

Jean-Pierre Cortot《Daphnis et Chloé》(1824)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曾與志同道合的法國藝文界人士與知識份子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他們常聚集在劇院門口高喊「注意!阿帕契人!」來宣揚新藝術潮流,並讚揚當時風靡巴黎、由戴亞基列夫所領軍的俄國芭蕾團,於是人們便以「阿帕契」(Les Apaches)來稱呼這個小團體,而後拉威爾也在西元1909年認識了戴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 Sergei Dyagilev, 1872~1929)。

之後戴亞基列夫便邀請拉威爾為希臘牧歌型文學《達芙尼與克羅伊 (Daphnis et Chloé)》創作芭蕾音樂,並由佛金(Mikhail Fokine, 1880-1942)擔任編舞者。拉威爾從1909年開始譜曲,幾經困難與波折後,終於在1912年4月5日完成,但也導致拉威爾與戴亞基列夫關係的破裂。

1912年6月8日,在蒙都(Pierre Monteux, 1875-1964)的指揮下,《達芙尼與克羅伊》於巴黎夏列特(Châtelet)劇院進行首演,除了俄國芭蕾舞團外,巴克斯特(Leon Bakst, 1866-1924)所設計的舞台與服裝,以及當時巴黎最紅的芭蕾明星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1889-1950)與卡莎維娜(Tamara Karsavina, 1885-1978)所擔綱的達芙尼與克羅伊,皆為舞劇帶來如雷的掌聲與好評,此外,同場盛會也演出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的芭蕾舞劇版本。

Vaslav Nijinsky
Tamara Karsavina



















《達芙尼與克羅伊》原本是西元二、三世紀時的希臘作家朗格斯(Longus; Longos)的田園牧歌式小說,描寫希臘第三大島萊斯博斯島(Lespos)上,牧羊人達芙尼與牧羊女克羅伊的愛情故事,而芭蕾舞劇則是根據羅馬時期的小說《達芙尼與克羅伊的田園故事》改編而成,由佛金與拉威爾共同編寫單幕三場的劇本。

巴克斯特為《達芙尼與克羅伊》所設計的服裝
<第一場>
在「序奏(Introduction)」後由少女們一同向守護山林河川的女神寧芙(Nymph)禮拜開始,英俊的達芙尼被少女們圍住跳舞,與達芙尼青梅竹馬的克羅伊雖然有些嫉妒,但她也被仰慕者邀請一同跳著優美的舞蹈。

牧人杜康(Dorcon)向克羅伊傾訴愛意,並想擁抱克羅伊,達芙尼見狀後大為生氣,一把將杜康推開,倆人隨即發生激烈的爭吵。此時旁人們建議兩人不彷比舞,勝利者可獲得克羅伊芳心,而達芙尼也在獲勝後與克羅伊甜蜜擁吻。

達芙尼躺臥在草地上,妖豔的柳瑟安(Lyceion)悄悄地從後方出現,並用雙手蒙住達芙尼的雙眼,達芙尼以為是頑皮的克羅伊,但發現是柳瑟安後立刻推開她,這時柳瑟安跳起了「面紗之舞(Dance of Veils)」。

François Pascal Simon Gérard《Daphnis et Chloé (Pastoral)》(1824-1825)

此時突然傳來驚叫聲,原來是海盜來襲,達芙尼急忙趕回村裏,卻發現克羅伊已被海盜擄走,絕望的他倒在洞窟前昏了過去。

在「夜曲(Nocturne)」中,三尊河川女神的雕像突然化為人形,跳起神秘的舞蹈,女神們發現達芙尼後將他抬進洞裏,並向牧神潘(Pan)求救,牧神出現後,女神們再度請求他務必讓克羅伊平安歸來,這時遠處傳來人聲合唱「間奏曲(Intermezzo)」。

Jean-François Millet
《Daphnis et Chloé (Spring)》(1865)
<第二場>
由岩石所構成的海島就是海盜的巢穴,海盜們手拿著火把聚在一起慶祝掠奪的勝利,並瘋狂跳著「戰舞(Danse Guerriere)」。

海盜首領布雷克斯(Bryaxis)命令手下將俘虜克羅伊帶上,並要她跳舞以娛樂眾人,克羅伊跳了一段請求憐憫的舞蹈,想趁機逃走卻失敗,這時天上突然降下一道刺眼的光芒,奇怪的事發生了,無法計數的山羊團團圍住海盜,使他們無法逃逸,大地突然被撕裂,巨大的潘神幻影出現,牠怒目瞪視慌亂的海盜們,布雷克斯見狀立即放了克羅伊,並帶著手下遁逃。

<第三場>
岩石滴下的露水在洞口匯集成一條小小的河流,除潺潺水聲外,大地一片寂靜,臥睡在河川女神洞窟前的正是達芙尼,而在「破曉(Daybreak)」音樂裏,彷彿可以聽見鳥囀聲中天色漸亮、太陽升起的情景,一名牧人吹著短笛趕著羊群,幾名牧羊人尋找著達芙尼與克羅伊,發現達芙尼後便將他搖醒。


此時克羅伊被牧羊女簇擁前來,並與達芙尼熱切地擁抱在一起,原來牧神潘因愛戀河川女神西琳克絲(Syrinx),於是答應她的請求將克羅伊救出。

Marc Chagall《Enlèvement de Chloé》(1952-1961)
之後的「默劇(Pantomime)」樂段描寫的是由達芙尼與克羅伊所扮演的潘與西琳克絲的戀愛故事,但改為倆人相愛的結局(原版故事為排笛、也稱潘神笛 "Pan flute" 的由來)。

達芙尼在河川女神的祭壇獻上兩隻羔羊,並向克羅伊立下愛的誓約,而侍奉酒神的女孩們則打扮成女巫,手搖著鈴登場,並在達芙尼與克羅伊擁吻中,一群年輕人歡樂地共舞。在最後的「團體舞(General Dance)」中,大家隨著狂熱的音樂興奮地跳著舞,也為整齣劇舞出歡愉的美好結局。

1912年《達芙尼與克羅伊》的首演,由巴克斯特設計舞台與服裝,而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也在1958年,為拉威爾的《達芙尼與克羅伊》在巴黎歌劇院的演出親自設計舞台布景與服裝。(請參閱「夏卡爾的音樂世界」)

Maurice Ravel, 1875-1937
《達芙尼與克羅伊》自首演以來被視為拉威爾管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而俄國作曲家、也是拉威爾的好朋友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曾讚譽《達芙尼與克羅伊》為「所有法國音樂中最優美的作品之一」。

有「管弦樂的魔術師」稱號的拉威爾不僅將此曲附上「三樂章的舞蹈交響曲(Symphonie chorégraphique, 3 movts)」的副題外,還親自擷取芭蕾全曲的精華,改編為「第一號組曲」(1911年)與「第二號組曲」(1913年)。

《達芙尼與克羅伊》的「第一號組曲」包括『夜曲』、『間奏曲』與『戰舞』;「第二號組曲」則由『破曉』、『默劇』與『全體舞』所組成,尤其是「第二號組曲」更受到聽眾的喜愛,其中『破曉』樂段更能感受拉威爾管弦樂法之奧妙與魔力。


法國詩人柯克圖(Jean Cocteau, 1889-1963)曾說:「《達芙尼與克羅伊》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音樂中前所未有的組合,對我們而言,就像是隕石從遙不可解的行星那裏,墜落到我們心中一般」。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與八里污水廠比鄰而居,清水模的灰色建築外觀,與旁邊黃色巨大圓筒狀的污水廠形成強烈的對比,自2003年開館以來,是北台灣唯一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

三層樓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而斜緩的屋頂象徵十三行人生活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

斜倒八角塔代表山與海的交會處
高牆代表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
「十三行博物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由孫德鴻所設計。建築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與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出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等意象。並由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呈現,其中鋼構建築象徵海,而所有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

而整座建築物彷彿就是遨遊於海中的大船。



十三行博物館建築以清水混凝土、砂岩與老化金屬板等構成

走進不用門票的館場,親切的展場人員指引我們參觀的方向,館內目前也正在展出泰雅族的編織藝術,精緻與鮮豔的原住民服飾讓人目不轉睛,而十三行文化的參觀動線十分有趣,順著八角塔樓一層一層地往上走,每一層樓以考古牆、出土文物展示、幻燈片與場景蠟像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快速進入狀況,了解十三行先民的生活與文化背景,尤其是場景蠟像區配合著燈光、音樂與旁白說明,十分鐘就能讓你明白十三行人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十三行」名稱由來
人面陶罐
人形陶偶
小豬陶偶

雕花陶罐
拍印陶罐

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台灣史前代表文化,其居民可能與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

十三行遺址出土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以及與外族的交易物等,其製陶技術精密,為台灣史前文化之冠,而人面陶罐其實非常大,做工精細,也是鎮館之寶。


十三行人生活模擬蠟像

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也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並有煉鐵爐、煉鐵場等考古發現。而巨大的考古牆就矗立在樓梯間轉角處,不同時期的文化,由一面牆就可解讀,憑貝殼或是獸類骨骸就能拼湊出人類生活的場景,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牆

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此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至今依然成謎,但學者考證十三行人很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

十三行考古挖掘場景蠟像

經過頂樓像迷宮一樣的通道後,就能直達戶外的出口,曲折的內部動線讓人非常有新鮮感,這樣的參觀方式既有趣,也能感受設計者的用意。十三行博物館不收取門票費用,而在附設的「第一停車場」與「第二停車場」停車也是免費的。



奶油黃外觀的朵曼妮

走累了,博物館外有幾家咖啡廳可以坐坐,也有自行車道,可讓親子一同開心地騎車逛逛八里,這裏除了博物館外還有左岸會館、左岸公園、渡船頭廣場、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廖添丁廟與左岸劇場。



當然也別忘了品嚐雙胞胎、孔雀蛤與黑糖麻糬等道地的八里美食。

沒有兔子來泊車的「兔子停車場」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挖仔尾茂密的水筆仔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位於淡水河口左岸邊,與淡水之間隔著淡水河,由淡水河海口所形成的鹹、淡水混合的溼地所構成,因為地形彎曲的關係,所以稱為挖子。此處不但鹽份高且極為缺氧,造就出水筆仔胎苗的繁衍方式,挖仔尾的水筆仔數量原先並不多,早期為防止潮水沖毀河堤而種植,然而經過五十年不斷地生長繁衍,成為一大片水筆仔樹林,水筆仔建造出絕佳的覓食與棲息天堂,其發達的根系可固定土壤,落葉則是微生物與蟹類的食物來源。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在地形上可分為五種,有泥灘區、草澤區、沙丘區、沙灘區以及紅樹林區,有水筆仔、彈塗魚、白鷺鷥以及螃蟹等動植物,也是候鳥來台過冬的選擇之一。

而在此處可近身觀察溼地與水筆仔生態,而濕地上數以萬計的小洞,便是各種招潮蟹與螃蟹的家,只要一靠近,滿地的螃蟹大軍便以最快的速度跑進小洞中,但發現你沒有惡意,就會再慢慢爬出來,繼續過牠們的生活。有時會聽到林中傳來不知名的鳥,叫著類似「你好!」的聲音,彷彿歡迎你的到來。

招潮蟹

密密麻麻的紅樹林中,有時會看見白鷺鷥在濕地上行走或是盤旋、棲息於林頂的悠閒情景。「挖仔尾自然保留區」不僅設有行人步道,也有自行車道通往海灘長堤,而多樣化的自然景觀,可讓人洗去俗世塵埃,盡情擁抱大自然。

(部分資料來源:「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十三行博物館】
參觀資訊:www.sshm.tp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