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這些仙女們,我要讓她們永恆不朽。她們群聚一起,將酣睡的天空都翻了過來,露出鮮明輕盈的膚色,而這一切彷彿都在夢幻的陶醉中...」。

這是法國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於西元1865年所寫下的田園詩《牧神的午後(L’Apres-medi d’un faune)》一開頭的幾行詩句,充滿了熱情的想像,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潘(Pan)追逐愛情的故事,充滿了強烈的幻想特質。而《牧神的午後》詩作隨後也在1876年發行小冊子出版。

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曾在1887年友人處讀到了馬拉美《牧神的午後》,因而計劃將之譜曲,德布西原本計劃除撰寫《前奏曲(Prelude)》之外,也希望創作《間奏曲(Intermezzo)》與《模擬曲(Paraphrase)》,但最後完成的只有《前奏曲》部分。

德布西於1894年完成管弦樂作品《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呈獻給波納(Raymond Bonheur),並由瑞士指揮家多萊(Gustave Doret ,1866-1943)與「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管弦樂團於1222在巴黎進行首演,據說當時由於聽眾反應十分熱烈,因此又安可演奏了一次。

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
多萊形容當天音樂會的情況:「音樂廳高鵬滿座,當我們神奇的長笛家巴萊(Georges Barrere, 1876-1944)開始演奏一開頭的主題旋律時,全場一片沈默…,觀眾完全被吸引與征服」。

據說當初馬拉美聽到有人要將他的作品譜寫成音樂時頗不以為然,並說:「無論怎樣美的音樂,對這首詩而言,將是冒瀆!」然而當他聽到《牧神的午後前奏曲》的初演後,孤傲的馬拉美也情不自禁地由衷讚美。

馬拉美其實非常喜愛這首音樂,他曾將附有馬內(Edouard Manet, 1832-1883)插畫的《牧神的午後》詩集送給德布西,並說:「你的插畫,委實纖細,且激烈豐富地實現了遙遠深邃的鄉愁與光芒,完全符合我的文章,毫無不搭調的音響存在」。


馬內在馬拉美《牧神的午後》詩作中的插畫(1876)
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內
(Edouard Manet, 1832-1883)














巴克斯特為芭蕾舞劇《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設計服裝與舞台布景
馬拉美除了激賞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也希望將此曲化為芭蕾舞劇,不過這願望卻要到他過世十四年後才實現。1910年,俄國芭蕾舞團領導人戴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 Sergei Dyagilev, 1872~1929)建議芭蕾舞明星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1889-1950)依據德布西的作品來編舞,當時尼金斯基根本沒聽過馬拉美的名字或是任何他的作品,但他聽從了建議,在1910年底與妹妹一同編舞與排練《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1912年5月29日,《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於巴黎夏列特(Châtelet)劇院進行芭蕾舞劇首演,並由巴克斯特(Leon Bakst, 1866-1924)設計舞台布景與服裝。然而演出後卻遭受強烈的抨擊,評論家以「驚世駭俗」來形容這場演出。

尼金斯基從古希臘的陶壺畫像與浮雕得到靈感來創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舞者在台上時身體必須正面對著觀眾,頭與腳則保持側面姿勢,另外,舞者臉部不能有任何表情,眼睛雖然是睜開著,卻必須像是在睡眠狀態中,因此劇中每個角色看上去都像是一尊一尊的希臘雕像。尼金斯基試圖將表演形態表現得像是在繪畫的二度空間中,他省略多餘的舞台動作,希望以創新的身體美學來呈現,因此在《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劇中幾乎看不到芭蕾基本的跳躍與旋轉等動作。

Nijinskiy 在芭蕾舞劇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的劇照
 Nelidova 與 Nijinskiy 在芭蕾舞劇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的劇照

















有「現代雕塑之父」稱號的法國藝術家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曾表示他對德布西的配樂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為他一向不太喜歡德布西的作品,但當他看了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舞劇之後,卻熱烈地稱讚尼金斯基的舞蹈是一種動態的雕塑。

Claude Debussy, 1862-1912
德布西在首演時曾在節目單上寫道:「《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馬拉美優美的詩作《牧神的午後》中非常自由的插畫。此音樂並非是詩的綜合表現,而是一種連續的裝飾,牧神的欲望與幻想就在午後悶熱的暑氣中蠢蠢欲動。其後牧神因追逐各自逃竄的仙女們(Nymphe)而感到疲憊萬分,最後終於在昏睡中實現了夢想,這時他感覺天地萬物盡在手中」。

另外,德布西也曾表示《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是從《牧神的午後》詩作最後一行:「再會了,仙女們!我望著那移動的幻影」裏所延伸發展出來。德布西將詩的情緒化為具有象徵主義(Symbolism)中暗示聯想的反現實寓言內容,同時也有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中強調光影的抽象意念,而音樂不再具有明確的旋律線條,也不再有清晰的曲式輪廓,而是表現出夢幻飄邈的聲音特質。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一開始由獨奏長笛取代排笛來表現牧神潘的象徵性格,而後捉摸不定與神秘朦朧的管弦樂語法、以及注重捕捉氣氛與官能性格更勝於描繪故事本身之特徵,實已脫離交響詩(Symphonische Dichtung)的範疇,成為特立獨行的音樂類型,因此《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自發表以來不僅是德布西的代表作之一,更被列入西方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作品之林。

Lucien Lévy-Dhurmer《Après-midi d'un faune》

雖然德布西認為自己並非印象主義大師,而是象徵主義的追隋者,但《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中所呈現的獨特風格,早已突破任何主義之框架,直達聽眾心理層面。據說《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也是已故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 1958–2009)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品,而直到現在此曲也還是德布西最受聽眾喜愛的管弦樂作品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