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阿爾卡薩城堡與塞哥維亞大教堂

塞哥維亞(Segovia)的「阿爾卡薩城堡(Alcazar)」,建於古羅馬時期,幾與塞哥維亞城的歷史一樣悠久,由於戰爭頻仍,阿爾卡薩城堡幾度被毀,所幸及時得到修復。現存的城堡擴建於摩爾人統治時期。城堡修築於塞哥維亞城邊,地勢險要,城堡內建有吊橋與城內連接,三面有護城河環繞,易守難攻。


15世紀時,卡斯堤亞(Castilla)和亞拉岡(Aragón)兩王國合併,卡斯堤亞女王和亞拉岡國王進而聯姻,並在阿爾卡薩城堡內舉行了歷史性的婚禮,從此開始光復西班牙國土戰爭,將阿拉伯人趕出西班牙,實現全國統一。在往後的幾百年歲月中,阿爾卡薩城堡(Alcazar)」成為歷代國王的行宮,也曾一度成為炮兵學校和關押重要囚犯的監獄。

阿爾卡薩城堡建築風格獨特、夢幻,據說也是啟發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創造迪士尼樂園中睡美人城堡的原型,也有人認為迪士尼電影動畫「白雪公主」中的城堡也是仿自於阿爾卡薩城堡。

阿爾卡薩城堡曾於14世紀大規模擴建,然而西元1862年時不幸遭祝融肆虐,後於1882年重建。阿爾卡薩城堡曾做為皇宮、監獄、火砲學院與軍事學校等用途,現則是博物館與文化活動場所,也是觀光客必訪之勝地。








在眾人期待下,剛烤好的金黃色乳豬上場
另,造訪塞哥維亞,也別忘了一嚐卡斯堤亞名菜「烤乳豬」。當地人用獨特藥草薰烤乳豬,並用盤子切割乳豬分食,之後再摔破盤子,而特殊的風俗習慣,更讓當地的「烤乳豬」成為名聞於世的佳餚。

而當地餐廳特別為遊客呈現出
烤乳豬「秀」,從「烤乳豬」烤好上桌、供人拍照,到分切乳豬、摔盤子,至此氣氛已達最高潮,其重點已不再菜餚如何地美味,而是在同桌之情誼交流與分享共食的單純快樂。  



「塞哥維亞大教堂(The Segovia Cathedral)」位在塞哥維亞的主廣場「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旁。屬於哥德式(Gothic)晚期建築風格,建築師 Juan Gil de Hontanon 於1525-1577年間建造完成。教堂最高塔達88公尺;主殿則高33公尺、長105公尺、寬48公尺。

塞哥維亞大教堂是由原本被火燒毀的塞哥維亞教堂所重建而成,建築是以當地盛產的鵝黃色大理石為主要建材,內部由中殿、主殿與半圓型迴廊所組成,由於造型精緻典雅,因此有「大教堂貴婦」之稱。

塞哥維亞大教堂內有精緻之雕刻藝術、文藝復興時期的濕壁畫作品、另也收藏布魯塞爾掛毯等。而在夜晚燈光的投射之下,大教堂更顯浪漫脫俗,是到塞哥維亞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延伸閱讀:塞哥維亞與古羅馬水道橋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白鳥之歌

「他們在那喜樂的夜晚, 見到乍現的光芒。
小小的白鳥, 用牠美麗的聲音唱出小夜曲。
小白鳥遨翔在天空, 用牠甜美的歌聲到處唱著:
耶穌已經降生, 祂帶我們遠離罪惡,賜給我們喜樂。」

─加泰隆尼亞民謠《白鳥之歌》─

加泰隆尼亞位於伊比利亞半島(Iberia)東北部,為西班牙17個自治區之一,首府為巴塞隆納(Barcelona)。而加泰隆尼亞語,於某些地區又稱瓦倫西亞語(Valencià),為西班牙官方語言之一,約有一千兩百萬使用人口,散布於西班牙、法國、安道爾(Principat d'Andorra)與義大利,但大部分使用者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面積約三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是735萬人。西元2006年6月17日,加泰隆尼亞舉行擴張地方自治權公民投票,贊成比例高達73.9%,而當地人口約佔西班牙全國10分之1,卻得負擔西班牙全國20%以上的稅收,賦稅問題再加上獨特的語言文化,導致加泰隆尼亞未曾間斷的獨立情結,因此泰隆尼亞人從不自認為西班牙人。

(Pau Casals, 1876-1973)
加泰隆尼亞(Catalunya;Catalan)民謠《白鳥之歌(el cant dels ocells; Song of the Birds)》,原本是加泰隆尼亞代代相傳的耶誕節歌曲,後由二十世紀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Pau Casals i Defilló;Pablo Casals, 1876-1973)改編成獨奏曲,於西元1972出版並聞名於世,而卡薩爾斯正是土生土長的加泰隆尼亞人。由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班牙便被法西斯獨裁政權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 1892-1975)逐步鎮壓與統治,而提倡自由民主的卡薩爾斯便開始流亡生活,後來隱居於法國南方小鎮普拉德(Prades)。

據說卡薩爾斯所住旅店附近一座塔上裝有十五個銅鐘,可製造出美麗的鐘樂聲,卡薩爾斯便為鐘樂譜上《白鳥之歌》,因此每小時都能聽見來自家鄉加泰隆尼亞的民謠,迴盪在山谷間與小鎮上。卡薩爾斯在鐘上題辭:「透過這首歌,我說出了加泰隆尼亞人的苦悶與鄉愁」;「願此和平與希望之歌─來日獻給他們」。


(卡薩爾斯珍貴的歷史影音─演奏《白鳥之歌》)

1945年,卡薩爾斯應英國廣播公司之邀前往演奏,而在錄音室裏,他向加泰隆尼亞的同胞致意。結束後,他有感而發地說:「我們古老的歌謠《白鳥之歌》現在飛向你們,它說出我們加泰隆尼亞愛的心聲,那是使我們身為她的子女的驕傲, 並將我們連繫在一起的情感;現在,我們像是擁抱同一信念的弟兄,萬眾一心地為恢復加泰隆尼亞往昔風貌與明日的和平而努力」。卡薩爾斯當時並演奏《白鳥之歌》表達他的心聲。從那時起,他開始固定演奏這首家鄉民謠做為音樂會的終曲。

《白鳥之歌》歌詞(加泰隆尼亞語與英語)

En veure despuntar                                                  Upon this holy night,
El major illuminar                                                     When God's star appears,
En la nit mes joiosa;                                                 And floods the earth with brightness,
Els ocellettes cantant a festejarlo van,                   Birds' voices rise in song,
Amb sa veu melindrosa.                                          And, warbling all night long,
Els a celletes cantant                                               Express their glad heats' lightness.
A festejarlo van                                                        Birds' boices rise in song,
Amb sa veu melindrosa.                                         And, warbling all night long,
            Express their glad heart's lightness.

L'ocell rei d'espai                                                     The Nightingale is first
Va pels aires volant,                                                 To bring his son of cheer,
Cantant amb melodia,                                              And tell us of his gladness:
Dient:  Jesus es nat                                                 "Jesus, our Lord, is born
Per treure'ns del pecat                                             To free us from all sin,
I darnos alegria.                                                      And banish ev'ry sadness!
Dient:  Jesus es nat                                                Jesus, our Lord, is born
Per treure'ns del pacat                                            To free us from all sin,
I darnos alegria.                                                     And banish ev'ry sadness!"

Respont-il el pardal:                                               The answ'ring Sparrow cries:
Esta nit es Nadal                                                    "God comes to earth this day
I es nit de gran contento                                         Amid the angels flying."
El verdum i el lluer                                                 Trilling in sweetest tones,
Diuen, cantant tambe:                                           The Finch his Lord now owns:
O, quina alegria sento.                                          "To Him be all thanksgiving."
El verdum i el lluer                                                 Trilling in sweetest tones,
Diuen, cantant tambe:                                           The Finch his Lord now owns:
O, quina alegria sento.                                          "To Him be all thanksgiving."

Cantava la perdiu:                                                 The Partridge adds his note:
Me'n vaig a fer el niu                                             "To Bethlehem I'll fly,
Dins d'aguella establiam                                         Where in the stall He'l lying.
Per voure l'Infant                                                   There, near the manger blest,
Com esta tremolant                                               I'll build myself a nest,
En bracos de Maria.                                              And sing my love undying.
Per voure L'Infant                                                 There, near the manger blest,
En bracos de Maria.                                              I'll build myself a nest,
          And sing my love undying."


(演唱者卡列拉斯(José Carreras, 1946- )也是加泰隆尼亞人)

卡薩爾斯堅持只要西班牙一天處於極權統治,他就一天不回去故鄉,他雖隱居於普拉德,但理念卻獲得世人的迴響與支持,後來許多音樂家紛紛來到普拉德,間接促成普拉德音樂節的誕生。卡薩爾斯最後客死異鄉,享壽97歲,直到六年後佛朗哥極權崩垮,他的遺體才被送回故鄉加泰隆尼亞。卡薩爾斯畢生為追求故土的民主和平與自由正義之理想而奮鬥,從不放棄,因此曾於1958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而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讚揚卡薩爾斯為「絕無僅有的人道主義者」。

加泰隆尼亞人認為鳥會發出 Peace、Peace 的叫聲,因此鳥的歌聲也象徵人們對於和平的渴望,而《白鳥之歌》不僅是加泰隆尼亞人佳節祝禱平安的聖歌,更是向上帝祈求愛與和平降臨的心聲。也許世界難有真正和平的一天,自由也不會憑空而來,但人類的愛與堅持讓我們看到珍貴的人性與真理,並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我們也彰顯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朝陽下的一抹陰影

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一向給人的印象既是音樂神童、也是人世間的頑童,他的個性天真單純、樂觀開朗,時時保有赤子之心,其爽朗的笑聲更常不絕於耳,莫札特似乎是憂鬱哀愁的絕緣體,其天使般的性格也在他的作品中一覽無遺,他的音樂彷彿是清晨初昇的朝陽,為大地帶來清新與純真,給予世間明亮與希望。


(第一樂章「快板」中有著隱隱晃動的一抹陰影。)

若對莫札特的音樂夠熟悉,便會發現我們的音樂之子,其實常在作品中不經意地洩露他的心緒,於是在清朗朝陽之下,總有一抹陰影隱然晃動,但當你正驚訝不已、想要看清楚時,剎那間卻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彷彿只是聽者一時美麗的幻覺,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就曾比喻這種陰影是「透過彩色玻璃窗所看見的」,在繽紛斑斕中黯然降臨的浮光掠影,讓人措手不及與如此地稍縱即逝。

如果你想窺見或捕捉那朝陽下的一抹陰影,不仿清空心中所有雜念,信步走入莫札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3)》第二樂章之中。


(第二樂章「慢板」裏有著無法排解的淡淡哀愁。)

《A大調第23號鋼琴協奏曲》,作品編號 K.488,為莫札特寫於30歲左右,作品於西元1786年3月2日完成,並在維也納舉行首演。其中第二樂章「慢板」為升 f 小調,鋼琴在西西里舞曲(Siciliano)的節奏上,吟詠出感傷的旋律,然後樂團接續憂鬱的情緒,與鋼琴交互對答。其中濃得化不開的哀愁就像是朝陽下的一抹陰影籠罩底心,而欲語卻無語的悽然惆悵積霾於胸,那遲遲落不下的淚只因早已深深流過。


(Ihab Radwan演奏的烏德琴(Oud)與鋼琴合作的改編版本,更多了幾分悠遠的滄桑。)

隱藏在朝陽下的那一抹陰影,其實不難察覺,只因有心人強自壓抑,因此表面上雲淡風清,毫不在乎,但卻在不經意時晃動疏影,讓陰影無所遁形。但若無朝陽何來陰影,人生總在激情苦執過後,換得也無風雨也無情,卻在驀然回首時,才赫然發現早已收下千瘡百孔。

天使落塵也不免沾染俗情,我們都在滾滾紅塵中遺失了初心,然後又在失去後找到原來的自己,猶如朗朗乾坤下的那一抹陰影,在撫膺喟嘆中成就一整個天空的光明燦爛。


(第三樂章「很快的快板」─狠狠拋下所有陰霾,快步奔向午后豔陽。)

然而,即使已佇立於午后驕陽之下,一抹陰影仍不時幽然現形,為光明帶來對立。莫札特真是不諳世故的天之驕子嗎?那朝陽下的一抹陰影並非稍縱即逝,只是如影隨形。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溫柔的愛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德國三B作曲家之一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通常給人的印象是結實黝黑身材上頂著一頭亂髮,以及銳利如鷹的眼神與 EQ 極差的壞脾氣,若從遺留下的少數畫像來看,我們的樂聖的確算不上是個美男子,而由市面上流通的傳記所描述,他是既現實又驕傲的藝術家,個性絲毫不討人喜愛。其實,年輕時的貝多芬並非如此,如一般青年一樣,他愛交朋友、注重衣著與整潔,也愛看美女、更渴望戀愛。

每個人都擁有多樣的性格,而我們所熟悉的樂聖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
真實面像,只是歲月與磨難將他的初心給逐漸隱藏在底心最深處。還好,我們可以在他所留下來的音樂裏,一窺偉人最接近凡人的一面。

先來聽聽貝多芬在25歲時所寫的情歌《溫柔的愛(Zartliche Liebe)》;
男中音費雪‧狄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1925- )的深情詮釋、德慕斯(Jörg Demus, 1928- )的鋼琴伴奏。



Ich liebe dich, so wie du mich,                        I love you as you love me,
am Abend und am Morgen,                            in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noch war kein Tag, wo du und ich                  nor was there a day when you and I
nicht teilten unsre Sorgen.                              did not share our troubles.
(我愛你正如同你也愛我,不分清晨與黃昏。我倆在一起,分擔痛苦與憂愁。)

Auch waren sie für dich und mich                  And when we shared them.
geteilt leicht zu ertragen;                                 they became easier to bear;
du tröstetest im Kummer mich,                      you comforted me in my distress,
ich weint in deine Klagen.                                and I wept in your laments.
(因為我們分擔憂愁,一切痛苦皆可安然忍受。當我悲傷時你安慰我,當你嘆息時我哭泣。)

Drum Gottes Segen über dir,                         Therefore, may God's blessing be upon you,
du, meines Lebens Freude.                             You, my life's joy.
Gott schütze dich, erhalt dich mir,                 God protect you, keep you for me,
schütz und erhalt uns beide.                           and protect and keep us both.
(當你嘆息時,我祈求上帝祝福你。你是我生命的泉源,願上帝保佑我倆。)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貝多芬寫於西元1795-1797年的德語歌曲《溫柔的愛》,因第一句歌詞中的 Ich liebe dich,所以曲名也稱為《我愛你(Ich liebe dich)》,歌詞採自牧師作家赫羅瑟(Karl Friedrich Wilhelm Herrosee, 1754-1821)的作品,歌曲於1803年出版,旋律中沒有高調宣愛,也無激情抑鬱,有的只是真切誠摯的感情,娓娓祝福相愛的兩顆心,而鋼琴伴奏杳然相隨,是知音也是知己,構築一方柔情天地,恣任有情人沉醉繾綣。《溫柔的愛》彷彿就像是一同走過無數風雨的情人或夫妻,共同回首過往煙雲,而無限柔情與深愛盡在短語呢喃中。

這是貝多芬其中的一個面像,在表面上武裝自己內心裏百轉千柔的一面,其實他一生極度渴望真愛,雖談過無數戀情,但無人能真正了解樂聖心中女神之形象與心屬之人,又因其身後僅留下數封未寄出的情書,更添世人對貝多芬「永恆的戀人」謎團之困惑迷惘。

真愛本難尋,然而就算有緣相遇,也不見得能朝暮廝守,只能珍惜與溫柔以待,年輕時的貝多芬將柔情化為旋律,字字音音既又深情亦有領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而雖不知貝多芬當時是否沉浸於愛情中,或是對那段情心有所感,然而聆聽此曲或能讓我們更珍惜與溫柔對待眼前人。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聖桑《骷髏之舞》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
西元1874年,39歲的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偶然讀到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卡薩利斯(Henry Cazalis, 1840-1909)一首描寫鬼魂狂歡的短詩,當時聖桑被詩中所瀰漫的神秘怪誕氣氛所深深吸引,於是為之譜寫歌曲,並付印出版,但由於旋律較為艱澀晦暗不 易演唱,於是聖桑之後便動筆改寫成交響詩(Symphonic poem),曲名為《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

《骷髏之舞》旋律中採用中世紀描寫末日審判的聖詠曲《神怒之日(Dies Irae)》,讓曲子更顯張狂之氣,而按天主教傳統教規,每年11月2日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就是追思亡者的節日,也是今日西洋「萬聖節」的由來。據說,在當晚所有鬼怪神魔皆要破墳而出,並一起通宵達旦狂歡歌舞。

而交響詩《骷髏之舞》又名《死之舞》,為法國作曲家聖桑在1874年所創作,後於1875年與「科隆奴管弦樂團(Concerts Colonne)」在巴黎進行首演,並一鳴驚人,聖桑後來將此曲呈獻給蒙蒂妮‧魯莫利(Montigny Remaury)夫人,《骷髏之舞》也是聖桑所寫四部交響詩中最負盛名的作品,並以其描繪入骨的黑色幽默,得到世人喜愛。

卡薩利斯所寫《骷髏之舞》一詩內容為:


Henry Cazalis,
1840-1909
「吱咯,吱咯,
死神在墓碑上,用骨踝打著節拍。

吱咯,吱咯,
死神在午夜,用古老的提琴演奏著圓舞曲。

冬夜凜冽的寒風在呼嘯,夜色昏暗而陰森,
菩提樹下傳來呻吟與嘆息聲。

灰白的骷髏,自黑暗的陰影中出現,
它們裹在灰色壽衣中,到處遊蕩狂舞。

吱咯,吱咯,鬼魂們的尖聲怪叫,
將枯骨互相碰擊,喀拉喀拉作響。

突然狂舞停止,鬼魂急忙遁逃,
因為雞鳴已起,天將破曉。」

《骷髏之舞》由午夜鐘響開始,首先豎琴模仿鐘聲在 D 音上反復十二次,代表子夜悄悄到來,而法國號迷離的長音恍若昏暗的月光,微微照耀在陰森死寂的墳墓上,此時,低音樂器的撥絃則象徵墓石的開啟,死神乍然現身並拿著小提琴在調音,之後獨奏小提琴突然奏出圓舞曲的旋律。

而在這裡聖桑特別要求獨奏小提琴要用特殊的調弦,也就是空弦 E 音要調降半度,成為 "降E" 音空絃來表現死神所演奏的怪異提琴樂聲,並生動刻畫出死神在墳墓邊吱咯吱咯地演奏著音失準小提琴的怪異場景。



而在死神的召喚下,鬼怪幽靈紛紛從墓地裏現身,它們隨著詭異的音樂擺動著軀體盡情地舞蹈,木琴的敲打聲象徵著骷髏骨頭彼此碰撞的聲響,而逐漸加入並壯大的聲部則將骷髏狂舞氣氛推至最高潮。在群魔亂舞中,站在中間的死神用小提琴奏出悲歌,隨後悲歌便與骷髏的狂舞交織一起,木管呼嘯而過,弦樂疾馳而去,仿佛是幽靈的裹屍袍在寒風中簌簌作響。


(PS:動畫版影片音樂結束之後,其最後配樂突變大聲,請小心!)

然而就在音樂進入最高潮時,法國號突拔尖高鳴著中世紀的聖詠樂《神怒之日》之曲調,此時死神與骷髏們擠一起尖叫與狂笑,詭異恐怖的氣息讓人不寒而慄。

最後,群魔怪妖的狂歡派對幾已瀕臨失控,但突然間音樂戛然而止,雙簧管發出雞鳴之聲,而管樂聲部彷彿像是透出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提醒著幽靈們萬靈節之夜已然結束,而新的一天翩然降臨,此時打擊樂雜沓的聲響,仿佛是骷髏們紛紛逃回墓穴中的慌亂腳步聲。

此時只有死神依然鎮定地演奏著小提琴,但最後卻也不得不悄悄回到墓中,而管弦樂團則用兩聲乾枯的和絃輕輕地關上墓門,然後結束整首音樂。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穆索斯基《荒山之夜》

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
曾為海軍軍官的俄羅斯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在西元1860年左右,根據孟格登(Baron Georgy Mengden)的怪誕戲曲為構想,並在1867年6月23日,也就是聖約翰節前夕夜晚完成《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re(Bald) Mountain)》,但因遭受同為俄國五人組的作曲家巴拉基列夫(Mily Alexeyevich Balakirev, 1837-1910)的強烈反對,因此從未公開演出。

直到1781年,穆索斯基與俄國五人組中的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 1844-1908)、桂宜(César Antonovich Cui, 1835-1918)與鮑羅定(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 1833-1887)共同創作歌劇《穆拉達(Mlada)》時,穆索斯基便想要將此曲放入自己負責的場景,但最後這部歌劇卻只由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單獨作曲。

Nikolai Rimsky-Korsakov,
1844-1908
1875年,當穆索斯基開始著手譜寫歌劇《索羅金斯克市集(Sorochinskaya Yarmarka)》時,本打算將《荒山之夜》當作歌劇中的「間奏曲」,但穆索斯基未完成此曲便離開人世。

穆索斯基死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在整理其遺稿時發現了《荒山之夜》的手稿,爾後便將此曲修訂與改編,並於1886年10月27日在彼得堡進行首演獲得好評,成為穆索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因此《荒山之夜》目前大多以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版本演出與錄音居多,但卻與穆索斯基的原典版差異甚大。

穆索斯基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荒山之夜》,是根據俄羅斯民間傳說所創作,描寫「六月二十四日聖約翰節前夜,妖魔鬼怪們聚集到基輔附近的荒山上,一同慶祝戲鬧與歡宴狂舞的情景」。並在《荒山之夜》總譜首頁上留下註語:「從地下傳出詭異的喧鬧聲,黑夜的幽靈顯形,黑夜之神傑諾波也跟著現身,神秘的黑色彌撒開始舉行,而莎巴魔女的饗宴也一同展開,當妖魔鬼怪的騷鬧正達顛峰時,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黑夜精靈一哄而散,消失無蹤,而黎明到來。」

下面影片為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指揮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的穆索斯基《荒山之夜》原典版。



下面的現場實況影片是現在最常聽到的改編版。



這是由 Rene Leibowitz 改編與指揮皇家愛樂(Royal Philharmonic)的穆索斯基《荒山之夜》,加入了風聲等效果,強化音響震撼效果與戲劇張力,音樂結尾也與上面兩個版本不同。



迪士尼「幻想曲((Fantasia)」也運用了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



《荒山之夜》在1898年曾被音樂時報評為:「這是我們聽過最難忍受的東西…,充滿了醜陋、惡劣與憎恨,真希望再也不要聽到它」。雖然《荒山之夜》曾被埋沒了好一段日子,也曾被誤解過,但時間證明其精彩與璀璨的音樂內容,人們不僅能夠接受與喜愛,也未曾遺忘《荒山之夜》的獨特魅力。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鋼琴三重奏「幽靈」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西元1808年為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所創作的《D大調第五號鋼琴三重奏「幽靈」Op.70-1 (Piano Trio No.5 "Geister" or "Ghost")》最早的部份手稿,是源自於貝多芬所構思、同樣為D大調的作品,也就是根據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悲劇《馬克白(Macbeth)》所創作的同名音樂當中的女巫場景。

貝多芬一生共創作七首鋼琴三重奏,而於38歲時寫下這首《幽靈三重奏》,也與1811年所寫的《大公三重奏(Piano Trio No.5 "Archduke")》最為聞名。

以下欣賞的版本為:
鋼琴: 巴倫波因 (Daniel Barenboim)
小提琴:祖克曼 (Pinchas Zuckerman)
大提琴: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é)

第一樂章為D大調、奏鳴曲式,燦爛活潑的快板。由三種樂器的斷奏齊奏開始,之後進到優美流暢的第二主題,而發展部取用了第一主題,再現部則出現第二主題。



這首三重奏以副題「幽靈」聞名,是由於第二樂章所呈現的神秘不安的音響氣氛,尤其是當中一段從高而降飄忽的音形,讓人容易聯想夜深人靜時幽靈出現的場景,彷彿就像是現代恐怖電影的情節配樂。而對於19世紀初的人們而言,恐怕又是一首貝多芬的驚世駭俗之作。

第二樂章為D小調、充滿情感的慢板,一開始由鋼琴的顫音蘊釀出陰暗深沉的幻想氛圍,而內部巨大騷動不安的情緒,也藉由三種樂器在巧妙的應答中細膩的表現出來。



第三樂章為D大調奏鳴曲式的急板,明亮活潑的節奏與第二樂章憂鬱感傷的氣質形成強烈的對比。



Louis Spohr, 1784-1859
由於貝多芬年輕時曾住過艾德第(Erdody)伯爵家中,跟隨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與薩利耶里(Antonio Salieri, 1750-1825)學習音樂創作,長期接受伯爵的友情與資助,因此《幽靈三重奏》便在1808年12月於艾德第伯爵府邸首演,並呈獻給艾德第伯爵夫人(Anna Marie Erdody, 1779-1837)。

德國著名的小提家與作曲家史博(Louis Spohr, 1784-1859)也曾在1808年獲邀至貝多芬的家中一起排練這首作品。當時史博曾說:我深深為這悲劇的一切所感動,並有感而發地説道:貝多芬長久以來的憂鬱對我而言已不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