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畢卡索美術館




位於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畢卡索美術館」,
為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從1895至1904年居所,
因此館內收藏以畢卡索9歲到青少年時期的早期創作為主,
並於1963年成立為畢卡索美術館。

據說畢卡索美術館原為貴族宅邸,
由於隱身於一般民宅其中,
其外觀並不像一般所認知的美術館獨棟建築,
因此一般遊客較難以察覺。

畢卡索美術館最大的特色,
在於參觀者可從畫作之畫框來判斷其重要性,
如鑲金色框即為畢卡索的代表作。

一般人所熟悉的畢卡索在於其立體派時期作品,

因此當看到少年畢卡索所繪之畫作,
反倒覺得十分新鮮與訝異。

原來青春期的畢卡索畫技已爐火純青,
畫 這些「正常的畫」對他來說早就不是問題。




雖然畢卡索最崇拜的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蓋茲(Diego Rodríguez Velázquez, 1599~1660)在馬德里等著我去拜訪,但路經同樣位於加泰隆尼亞的「米羅(Joan Miro, 1893~1983)美術館」(下圖),卻眼睜睜看著它離我遠去的心情,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弦戀牡丹亭」音樂會導聆

在忙亂中臨時接了一場音樂會導聆。

中山堂光復廳遠比想像還小許多,是漂亮的巴洛克式宴會廳,可以感覺它的舊時氛圍。由於聽眾遠比預期多了許多,臨時增排了一些座椅,因此也耽誤到演出的時間。

在後台和老朋友、新認識的朋友,談得非常開心,聊到彈鋼琴的怡靜都忘了時間,最後才從後台休息室急忙衝上台,台上的人應該是捏一把冷汗,心想不知人跑去哪了,為何沒出現,而後台的我們則是笑翻了。

冷氣雖然強到一直發抖,讓我的感冒更加嚴重,換氣聲也非常明顯,再加上整場音樂會時間一再delay,所以只好縮短說話時間,但還是很順利地進行導聆。

這是兩年前幫「香頌室內樂團」爭取到國藝會預算的音樂會,重點在鍾耀光受香頌委託所寫的新作品─《牡丹亭 寫真 拾畫》,也是這首曲子的世界首演,而上半場是西樂,下半場是國樂的曲目,而我也負責音樂會的文案與曲目介紹與撰寫。

【上半場曲目】
雷史畢基:第三號「古代歌謠與舞蹈組曲」
Ottorino RespighiAntiche danze de arie per liuto Suite  

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弦樂改編版)     
Ludwig van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3, Mov. (arr. for String Orchestra)

馬斯奈:泰綺思冥想曲
Jules Massenet : Meditation from Thais

艾爾加:小夜曲
Edward ElgarSerenade for Strings

【下半場曲目】
 
華彥鈞:二泉映月
Hua Yan-junThe Moon Reflected on the Er-quan Spring

華彥鈞:聽松
Hua Yan-junListen to the Pine

劉天華:月夜
(改編為弦樂團伴奏)
Liu Tian-huaMoon Night (arr. for Erhu and String Orchestra)

鍾耀光:牡丹亭
寫真‧拾畫 (為二胡、小提琴與弦樂團所作) (世界首演)
Chung Yiu-kwong”The Portrait Recovered”from The Peony Pavilion (for Erhu, Violin and String Orchestra)(World Premiere)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馬友友絲路之旅

馬友友的「絲路之旅」並非向古代的絲綢之路致敬,或是拷貝古絲路的文化象徵或意涵,其實指的是當代音樂的絲路之旅,且是現在與未來進行式。



音樂會在韓國的杖鼓聲中揭開序幕,杖鼓類似中國東北或北方的腰鼓,將鼓繫於腰間來演奏,十分方便行走或是舞蹈,因此跳的步伐也非常類似中國北方的石板腰鼓。在隆隆鼓聲後,日本尺八、中國巴烏、高音笙與琵琶陸續加入,與小提琴、馬友友的大提琴、低音提琴與伊朗的卡曼賈琴自然地融合成一首又一首風格強烈的曲子。

Kayhan Kalhor
卡曼賈琴的音色飄邈,有些類似二胡,卻又比二胡厚實,少了幾分吊嗓的鼻音,讓人回味無窮。卡曼賈琴(Kamanja(h)/Kamanchen)原文中的 ' ka ' 是「小」的意思,' man ' 則代表「弓」,原是流傳於西亞一種非常古老的弓弦樂器,與艾捷克琴(Eijieke)應為同一家族,據說起源來自伊朗。卡曼賈的共鳴箱為椰子殼或木頭所製,並蒙上皮膜,較常見的有四條弦,但喀什米爾與土耳其的卡曼賈則另有一組共鳴弦。卡曼賈與大提琴一樣,皆有琴腳支撐,演奏者可將把琴置於膝上或地上演奏,持弓的姿勢則與二胡類似。許多學者認為卡曼賈很有可能是維奧爾琴(viol),也就是提琴家族的祖先。

音樂會結合歌唱、朗頌詩歌與類似繞口令等表演形式,而下半場由吳蠻擔綱琵琶獨奏,一曲《陽春白雪》在速度與意境上更多了幾分自由,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吹巴烏與笙的吳彤、尺八的梅崎康次郎,以及演奏卡曼賈的卡漢‧卡勒(Kayhan Kalhor),他們皆是箇中高手,但若是衝著馬友友而來,肯定免不了有些小小的失望了。


絲路之旅不僅是各種民族音樂的揉合,也是混搭音樂的潮流思維,在音樂的國度中,不分古代還是現代樂器,更不分來自哪個領域或是國度,只要理念一致,想法契合,各種音樂、樂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皆可自由自在、融洽地合奏,共同營造音樂的烏托邦氣氛,並邀請聽眾在其中神遊與冥想。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法國音樂大使慶蕭邦200歲

帕斯卡‧羅傑 (Pascal Roge)17歲已是Decca旗下藝人,
近年來專注於法國音樂作品,

四月應邀來台參與蕭邦冥誕200週年系列音樂會,
他坦承這是「讓我用新方式、新觀點來表現蕭邦的成果」。

除了蕭邦以外,
Pascal Roge
此次來台曲目包括佛瑞、德布西、拉威爾與浦朗克的音樂,
帕斯卡‧羅傑堅持上、下半場各結束後才能鼓掌,
所以曲子與曲子之間幾無休止便接續演奏,
而無呼吸拍的壓迫感讓人好些不習慣。

帕斯卡‧羅傑的風格理性清晰,
十指音色均衡克制、清亮透明,
詩意中帶有幾許哲學氣息,
感覺既出世也入世。

他認為蕭邦與當晚的法國音樂家作品,
曲式結構皆十分自由,
除蕭邦外,
其他皆非「技巧性」作曲家,
重要的是「情感、氣氛、音色與聲響」等掌握。
「當然,你需要絕佳技巧才能把蕭邦彈好,
但好的蕭邦詮釋,卻必須讓人感受不到技巧」。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清明祭祖

攝於台中新社莊園
清明節南下斗六祭祖,
見一年才會看到一次的親戚,
是公公那邊的家族。

除了祭祖外同時還要拜一些神明,
而我與只見過三次面的阿姑被指派到土地公。
我當時心想:
還好有阿姑跟我一起,不然就尷尬了。

將祭品放在桌上後,
阿姑熟練地將一把香點燃,然後分了幾支給我。
我立即向她解釋:
「抱歉,我是基督徒,不能拜!」

只見阿姑愣了一下,
然後對我說:「我也是耶!」
我倆當場面面相覷,
一時之間完全不知手上的香要往哪裡放。

一整家族數十人來祭祖,
最後竟派了唯二的兩個基督徒來拜土地公。
Oh, 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