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杜梅與台灣絃樂團

杜梅(Augustin Dumay, 1949-)出生於巴黎,師從密爾斯坦(Nathan Milstein, 1916-1999)與葛羅米歐(Arthur Grumiaux, 1921-1986),除了是一名優秀的小提琴家外,近年來亦跨足指揮界,目前擔任比利時「瓦隆尼亞皇家室內管絃樂團(Royal Chamber Orchestra of Wallonia)」與日本「關西愛樂管絃樂團(Kansai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音樂總監。

Augustin Dumay
而此次杜梅應邀與「台灣絃樂團(Academy of Taiwan Strings, ATS)合作演出,杜梅一邊擔任小提琴主奏也一邊指揮樂團,帶來多首動聽的音樂作品,雖然下半場杜梅只負責指揮樂團,並沒有拉奏小提琴,但也讓台灣聽眾見識到大師的指揮功力。

音樂會一開始由杜梅主奏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寫給鋼琴與小提琴的f小調浪漫曲(Romance in F Minor for Violin and Piano, Op.11)》,但鋼琴部份在大衛‧華特(David Walter, 1958-)的改編後,成為給絃樂團演奏的版本。此曲原本是德弗札克《第五號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5)》中的慢板樂章,帶有柔美傷感的絃樂色彩,偏向浪漫主義風格,而在杜梅的詮釋下,彷彿又多了些法比樂派的精緻與閒逸情趣。

杜梅在詮釋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作曲、大衛‧華特改編的《吉普賽人(Tzigane)》,雖有著奔放的琴音,卻不致於狂野不羈;而在演奏蕭頌(Ernest Chausson, 1855-1899)的《詩曲(Poeme)》(大衛‧華特改編)時,琴音中那種豐富絢麗的色彩,讓人有置身於斑斕水彩畫作世界中,充滿了綺想的大自然風景。難怪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艾胥利(Tim Ashley)曾評論杜梅「我們認為蕭頌是法國音樂感官主義表現的極致。......杜梅是所有演奏家中最優雅的,他的演奏所散發唯美的感官色彩,也是我們很難聽到的(Dumay is among the most elegant of stylists, and his performance mined a seam of sensuousness in the work that we don't always hear)」。

而我認為除此之外,杜梅最難能可貴的特色是「自然無雕痕」的風格,聽他的詮釋總是不會為難你的耳朵,無論再怎麼困難或奇特的樂句,在他的手中就是可以拉得自自然然、服服貼貼的,好像樂曲本來就是「長得那樣」,不需要刻意多做解釋,他的樂音彷彿春天的微風,舒服地貼近你的臉龐、微微地飄進你的心底,帶來些許舒適輕鬆的感覺。

台灣絃樂團

音樂會下半場的主角為「台灣絃樂團」,「台灣絃樂團」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絃樂團,由台灣小提琴家鄭斯鈞成立於西元1990年,此次在杜梅的指揮下,演出蘇克(Josef Suk, 1874-1935)著名的《絃樂小夜曲(Serenade in E-flat Major for Strings, Op.6)》。老蘇克也是德弗札克的得意門生與女婿,1892年,當時18歲的蘇克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音樂,優美的旋律深受世人喜愛,也是絃樂合奏的經典代表作品。而此曲在「台灣絃樂團」的詮釋下,有著年輕爽朗的曲風,也讓夜晚飄散著一股清新的松香味。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舊金山交響樂團

睽違了25年之久,在麥可‧提爾森‧湯瑪斯(Michael Tilson Thomas, 1944-)的領軍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San Francisco Symphony)於11/10、11/11連續兩天再度來台灣演出。

Michael Tilson Thomas
在洛杉磯(Los Angeles)長大的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自西元1995年起開始擔任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而除了指揮外,近年來也積極發表音樂創作,並於2010年榮獲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1961-)總統所頒發的美國「國家藝術獎章(The National Medal of Arts)」。

舊金山交響樂團於1911年首次公開演出後,歷年來許多重量級的國際指揮皆與之合作過或擔任樂團的音樂總監,但舊金山交響樂團最膾炙人口的成果即藉由樂團所成立的廣播電台,多年來將樂團的現場演出播送至全美各地,並全力推動 "Keeping Score" 計畫,建立平易近人的多媒體教育平台,讓不同年齡和階層的民眾都能輕易接觸古典音樂。

王羽佳
舊金山交響樂團此次來台,也邀請了中國新生代鋼琴家王羽佳(Yuja Wang, 1987-)合作演出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y Prokofiev , 1891-1953)《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此為11/10上半場曲目)。普羅高菲夫在20多歲時便寫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D-flat Major)》與《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但作曲家似乎對後者充滿更多的期待。普羅高菲夫曾表示「因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被批評為流於膚淺並充滿一種特定性的 "運動性",讓我在創作《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時致力於增加樂曲的深度(The charges of surface brilliance and a certain 'soccer' quality in the First led me to strive for greater depth of content in the Second)」。

因此普羅高菲夫不僅力圖呈現《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意境,也在技巧上增添困難度,而如此充滿挑戰性的作品,在王羽佳的詮釋下多了些華麗的色彩,充滿柔美的詩意與對話性的隨想元素,並兼具理性的震撼氣勢與感性的含蓄內斂。

11/10音樂會下半場曲目為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2 in e minor)》。《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 in d minor)》首演的失敗,曾讓拉赫曼尼諾夫心理飽受創傷,甚至曾有一段時間無法提筆創作,然而作曲家在重新找回自信,隔了數年後所發表的《第二號交響曲》卻深受世人喜愛,直到今日此曲常被演奏或是灌錄成唱片來發行。

San Francisco Symphony

而在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與舊金山交響樂團的詮釋下,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也展現了不同的風情,迥異於俄式神秘陰鬱的特質,舊金山交響樂團所帶來的狂野熱情與抒情浪漫,充滿了新世代的聲響與遐想性格,重新創造了這首經典曲目的獨特個性。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

西元1995年,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團員萊納‧庫斯摩爾(Rainer Kussmaul, 1946-)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團員們創立了「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希望能夠用現代化的古樂器來演奏他們所鍾愛的巴洛克音樂,而今年六月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也特地飛來台灣演出五場名為「向巴哈致敬(A Tribute to J.S. Bach)」的音樂會。

Berliner Barock Solisten

德國作曲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樂壇一向有著天王級的地位,其作品數量不僅眾多且具有創新突破的歷史意義,而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也選擇巴哈《第二號管絃樂組曲(Orchestra Suite No.2 in b minor)》作為開場曲目,此曲對台灣聽眾來說並不陌生,明朗略帶俏皮的曲風,由長笛(Flute)主奏輕快地將旋律展現出來。由於巴洛克時期的長笛是木製而非現代的金屬外型,因此在音色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再搭配仿巴洛克的古樂器群,因此許多巴洛克樂迷就是愛這種古樸典雅的音響味道。

此外,上半場曲目也包括巴哈《為雙簧管與絃樂所寫的賦格(Fugue for Oboe and Strings in g minor, after BWV 542)》,此曲改編自《為管風琴所寫的幻想曲與大賦格曲(Fantasia and Fugue in g minor "The Great" , BWV 542)》,為巴哈管風琴對位法的極致代表作,改編給雙簧管主奏後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是一首充滿戲劇張力與即興風格的作品。而《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No.4 in G Major)》則由兩支木笛(Recorder)與一把小提琴擔任主奏,展現巴洛克時期多主奏樂器與樂團之間的巧妙平衡。



音樂會下半場則是由巴哈《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No.5 in D Major)》打頭陣,此曲由大鍵琴、長笛與小提琴擔任主奏,不僅是巴哈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中規模最龐大的,也刻意炫耀大鍵琴的技巧,據說當時巴哈為了要展現剛從柏林帶回來的新大鍵琴,因此將協奏曲中一般擔任伴奏聲部的大鍵琴,特別拉高到主奏的角色。

巴哈《為絃樂所寫的賦格(Fugue for Strings in d minor, after BWV 538)》,原本是《為管風琴所寫的觸技與賦格曲(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38)》,採用多利安調式(Dorian)所創作,再加上嚴謹的卡農(Canon)技法,讓全曲具有平衡均一的特性,因此也有「巨大方石建成的拱橋」之樂評。而《為小提琴與雙簧管所寫的協奏曲(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boe in d minor, BWV 1060)》,則強調兩種主奏樂器間的差異性與和諧度。

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的音色優美細膩,團員間的合作默契也讓人激賞,美妙的巴洛克旋律從他們的手中傳遞出來,帶來的不只是聽覺上的享受,也是心靈上的安慰,而他們想向台灣聽眾推介的不僅是巴哈音樂世界中的浩瀚與美麗,更為每首巴洛克音樂找到自己獨特、無與倫比的聲音。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麥斯基大提琴獨奏會

出生於拉脫維亞(Latvia)的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 1948-),也是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2007)與皮亞第果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1903-1976)兩位大師的學生,今年再度來台獻藝,帶來西班牙的音樂風情。

Mischa Maisky & Lily Maisky

在女兒莉莉‧麥斯基(Lily Maisky, 1987-)的鋼琴伴奏下,麥斯基首先演奏的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阿貝鳩尼奏鳴曲(Sonata for Arpeggione and Piano in a minor)》。阿貝鳩尼琴(Arpeggione)是一種類似於吉他與大提琴混合體的樂器,擁有六條絃,音域也與吉他相近,但卻是以弓來演奏,由於此琴已失傳許久,因此目前大多以大提琴來代替演奏,也是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由於麥斯基曾在多年前與阿根廷鋼琴家阿格莉希(Martha Argerich, 1941-)合錄下此曲的知名錄音版本,因此此次能親耳聽到現場演出,相信許多台灣聽眾也都相當好奇。雖然莉莉‧麥斯基的演奏風格較為粗獷,但麥斯基醇厚的琴音還是十分吸引人,也將此曲的意境與技巧揮灑得淋漓盡致。

第二首演出的是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Cello Sonata No.1 in e minor)》,此曲完成於西元1865年,這一年布拉姆斯也遭逢喪母之痛,因此音樂中帶有沉重陰鬱的特質,但也將大提琴低音吟詠的聲線,完美的表現出來,而在麥斯基的詮釋下,將這部作品增加了些許敘事風格,讓旋律充滿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Mischa Maisky
音樂會下半場是西班牙作曲家的音樂,包括大提琴家卡薩多(Gaspar Cassado, 1897-1966)改編自葛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的獨奏鋼琴作品《哥雅畫集(Goyescas)》中的〈間奏曲(Intermezzo)〉。葛拉納多斯曾說過「我為哥雅內心世界,以及他的色彩調配深深著迷。他筆下人物的爭執、戀愛與愛的言語,還有縫上裝飾扣的黑色天鵝絨、絲質花邊烘托出如玫瑰般的臉頰、纖細的柳腰、如珍珠般的玉手、烏黑髮髻插的茉莉花......這一切的一切,都把我帶入另一個如夢似幻般的世界」。而此曲在麥斯基的手中不僅表現出濃郁的西班牙式熱情,更將困難的技巧化為弓絃間的出神入化,讓人目不轉睛。

而由皮亞第果斯基改編自葛拉納多斯《西班牙舞曲(Spanish Dance)》中的〈東方(Oriental)〉與〈安達魯西亞(Andaluza)〉兩首音樂,也是膾炙人口、常被改編成各種器樂版本的小品,同樣在麥斯基既溫柔又狂野的詮釋下讓人大呼過癮,也感受到揉合了摩爾人(Moors)文化的西班牙音樂色彩,是多麼地獨特且絢麗,充滿了無邊無盡的異國暇想。

除了演奏前輩大提琴家們的改編作品外,麥斯基也著手親自改編了小提琴家與作曲家薩拉沙泰(Pablo Sarasate, 1844-1908)的《西班牙舞曲(Spanish Dance, Op.23-1)》中的〈普雷耶拉(Playera)〉、阿爾班尼士(Isaac Albéniz, 1860-1909)《西班牙組曲(Espana, Op.165-2)》中的〈探戈(Tango)〉以及《西班牙之歌(Cantos de España, Op.232-4)》裏的〈哥多巴(Cordoba)〉,而這些小品在成為大提琴音樂後,在技巧上也困難許多,但麥斯基都能如魚得水般地將這些西班牙名曲詮釋得恰到好處,彷彿向聽眾展現了一座由他親手打造的西班牙花園,而花園裏花團錦簇、如夢似幻,到處充滿了令人驚奇的色彩與景緻。

誠如羅斯托波維奇曾讚許麥斯基是「年輕一代大提琴家中,才能最傑出的一位。他的演奏充滿了質地與燦爛的技巧,結合了詩意與細緻的華采」。而我們也在麥斯基的音樂中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秘密花園。

延伸閱讀:弓燄弦情浪漫無言歌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夏漢小提琴獨奏會

Gil Shaham
曾多次來台演出的小提琴家夏漢(Gil Shaham, 1971-)出生於美國,雙親為猶太人,父親(Jacob Shaham)是天體物理學家,母親(Meira Diskin)則是細胞遺傳學家,但看似溫文儒雅的他卻表示「我才不要和他們一樣」,毅然而然選擇音樂之路。

活躍於唱片界與樂壇的夏漢,也常與同為小提琴家的妻子阿黛爾‧安東妮(Adele Anthony, 1971-)、鋼琴家胞妹歐麗‧夏漢(Orli Shaham, 1975-)以及指揮家妹婿大衛‧羅伯森(David Robertson, 1958-)共同合作演出室內樂等音樂創作,並獲致好評。2012年秋天,夏漢即將計劃於美國巡迴演出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6 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而台灣樂迷則搶先在新年初便能一飽耳福。

夏漢此次在台演出於曲目安排上相當特別,先由《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中的最後一首,也就是《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Partita No.3 in E Major, BWV 1006)》開始一個人的「倒敘」演奏。由於巴哈當時捨棄流行的數字低音伴奏來創作,選擇由一把小提琴來獨撐大局,並在原曲留下了「sei solo a violino」之標題,而在義大利文中的「sei solo」雖有六首獨奏之意,但也有「你孤獨一人」的涵意,因此巴哈不僅大玩文字遊戲,也以此部作品來考驗小提琴演奏者的功力,因此《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日後也逐漸有「小提琴聖經作品」之稱號。

在夏漢纖瘦的身影中,小提琴發揮了巨大的爆發力,而他熟練又快速的拉奏,則讓我的腦袋有些跟不上他的弓速,此時他心中與手中的巴哈,是在快與準中帶有些許犀利風格,但也不忘卻賦與琴音幾分溫和的神韻,而在夏漢絕對理性的架構下,也感受到他對這部作品無比謹慎尊崇的心境。

然而就彷彿是在一瞬間,夏漢便將第一曲演奏完畢,而我卻還在適應他演奏的飛速,接下來演奏的是《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No.3 in C Major, BWV 1005)》,只見夏漢還是以一貫的弓速,但心境卻沉穩踏實的將巴哈所有折騰人的技巧一一克服,就好像日常吃飯穿衣一般稀鬆如斯,沒有刻意炫耀技巧之大不易,反倒以平常心來對待每一難關。

下半場夏漢以《第二號小提琴組曲(Partita No.2 in d minor, BWV 1004)》載著聽眾們,再度展開他的「子彈列車」之旅,而他手中一把1699年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波麗奈女爵(Comtesse de Polignac)」,在高音聲部上擁有多一些的女性纖柔特質,稍稍將「聖經」高高在上之艱深難解個性,適度拉低親近,而音樂會也在飛快流逝的時間與弓速下嘎然而止,也讓人體驗了一場迥然不同的巴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