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與八里污水廠比鄰而居,清水模的灰色建築外觀,與旁邊黃色巨大圓筒狀的污水廠形成強烈的對比,自2003年開館以來,是北台灣唯一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

三層樓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而斜緩的屋頂象徵十三行人生活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

斜倒八角塔代表山與海的交會處
高牆代表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
「十三行博物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由孫德鴻所設計。建築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與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出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等意象。並由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呈現,其中鋼構建築象徵海,而所有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

而整座建築物彷彿就是遨遊於海中的大船。



十三行博物館建築以清水混凝土、砂岩與老化金屬板等構成

走進不用門票的館場,親切的展場人員指引我們參觀的方向,館內目前也正在展出泰雅族的編織藝術,精緻與鮮豔的原住民服飾讓人目不轉睛,而十三行文化的參觀動線十分有趣,順著八角塔樓一層一層地往上走,每一層樓以考古牆、出土文物展示、幻燈片與場景蠟像等方式,讓民眾可以快速進入狀況,了解十三行先民的生活與文化背景,尤其是場景蠟像區配合著燈光、音樂與旁白說明,十分鐘就能讓你明白十三行人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十三行」名稱由來
人面陶罐
人形陶偶
小豬陶偶

雕花陶罐
拍印陶罐

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台灣史前代表文化,其居民可能與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

十三行遺址出土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以及與外族的交易物等,其製陶技術精密,為台灣史前文化之冠,而人面陶罐其實非常大,做工精細,也是鎮館之寶。


十三行人生活模擬蠟像

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也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並有煉鐵爐、煉鐵場等考古發現。而巨大的考古牆就矗立在樓梯間轉角處,不同時期的文化,由一面牆就可解讀,憑貝殼或是獸類骨骸就能拼湊出人類生活的場景,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牆

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此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至今依然成謎,但學者考證十三行人很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

十三行考古挖掘場景蠟像

經過頂樓像迷宮一樣的通道後,就能直達戶外的出口,曲折的內部動線讓人非常有新鮮感,這樣的參觀方式既有趣,也能感受設計者的用意。十三行博物館不收取門票費用,而在附設的「第一停車場」與「第二停車場」停車也是免費的。



奶油黃外觀的朵曼妮

走累了,博物館外有幾家咖啡廳可以坐坐,也有自行車道,可讓親子一同開心地騎車逛逛八里,這裏除了博物館外還有左岸會館、左岸公園、渡船頭廣場、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廖添丁廟與左岸劇場。



當然也別忘了品嚐雙胞胎、孔雀蛤與黑糖麻糬等道地的八里美食。

沒有兔子來泊車的「兔子停車場」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挖仔尾茂密的水筆仔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位於淡水河口左岸邊,與淡水之間隔著淡水河,由淡水河海口所形成的鹹、淡水混合的溼地所構成,因為地形彎曲的關係,所以稱為挖子。此處不但鹽份高且極為缺氧,造就出水筆仔胎苗的繁衍方式,挖仔尾的水筆仔數量原先並不多,早期為防止潮水沖毀河堤而種植,然而經過五十年不斷地生長繁衍,成為一大片水筆仔樹林,水筆仔建造出絕佳的覓食與棲息天堂,其發達的根系可固定土壤,落葉則是微生物與蟹類的食物來源。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在地形上可分為五種,有泥灘區、草澤區、沙丘區、沙灘區以及紅樹林區,有水筆仔、彈塗魚、白鷺鷥以及螃蟹等動植物,也是候鳥來台過冬的選擇之一。

而在此處可近身觀察溼地與水筆仔生態,而濕地上數以萬計的小洞,便是各種招潮蟹與螃蟹的家,只要一靠近,滿地的螃蟹大軍便以最快的速度跑進小洞中,但發現你沒有惡意,就會再慢慢爬出來,繼續過牠們的生活。有時會聽到林中傳來不知名的鳥,叫著類似「你好!」的聲音,彷彿歡迎你的到來。

招潮蟹

密密麻麻的紅樹林中,有時會看見白鷺鷥在濕地上行走或是盤旋、棲息於林頂的悠閒情景。「挖仔尾自然保留區」不僅設有行人步道,也有自行車道通往海灘長堤,而多樣化的自然景觀,可讓人洗去俗世塵埃,盡情擁抱大自然。

(部分資料來源:「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十三行博物館】
參觀資訊:www.sshm.tpc.gov.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