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

記得小時候就是聽著蕭提(Sir Georg Solti, 1912-1997)與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SO)的錄音長大的,記憶中樂團所營造出明亮、接近完美的銅管樂音,曾帶給我許多震撼與力量。
Osmo Vanska

誕生於西元1891年的 CSO,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名列美國「五大樂團(Big Five)」之首,長期以來與許多赫赫有名的指揮合作過,被樂壇公認有著精緻洗練的絃樂以及華麗璀璨的銅管聲部。而著名的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也曾評價萊納(Fritz Reiner, 1888-1963)指揮下的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是「世界上最準確與最靈活的樂團(The most precise and flexible orchestra in the world)」。

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曾巡迴亞洲演出六次,但始終未曾來過台灣,因此今年初(1/25、1/26)能一賭首次來台的 CSO,心中有著莫大的期待與狂喜,尤其是從2010年起慕提(Riccardo Muti, 1941-)便已接下樂團音樂總監一職,也將於此次音樂會一起來台演出,更讓許多樂迷引頸期盼。但遺憾的是就在演出前幾天,傳來慕提因疝氣需開刀而無法來台的消息,而臨時代打的就是來自芬蘭的指揮家奧斯莫‧凡斯卡(Osmo Vänskä, 1953-)。

凡斯卡擅長詮釋北歐作曲家作品,而此次與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合作,於1/26「貝多芬之夜」音樂會中首先帶來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歌劇《西西里的晚禱(I Vespri siciliani)》中的「序曲(Overture)」。凡斯卡的風格較為鬆散浪漫,不刻意強調 CSO 具爆發力的一面,而是較為在乎樂曲的流暢性,因此習慣以往 CSO (尤其是蕭提時代)的聽眾,可能會覺得聽起來不太過癮。

Maxim Vengerov
但此場音樂會還有另一個焦點,那就是邀請小提琴家凡格洛夫(Maxim Vengerov, 1974-)演奏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 1840-1893)的《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凡格洛夫的風格一向精準犀利,理性中帶有一絲感性的氣質,他將這首柴可夫斯基最初發表後即被視為「技巧艱深難以演奏」、「讓小提琴滿是瘀青與傷痕」、原本不被看好的作品,處理得絲絲入扣,雖然凡格洛夫此次演出略為不夠細膩,但大塊俐落的風格,搭配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稱職的綠葉角色,還是緊緊抓住了聽眾的耳朵。

「貝多芬之夜」下半場曲目即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三號交響曲「英雄」(Symphony No.3 "Eroica")》。少了些德國樂團的厚重感,美式樂團的音色通常呈現出一種年輕明亮、活潑的歡愉感,但又與維也納樂團那種金色沉穩的明亮度,在色彩的層次上是有明顯差異的,那是一種沒有負擔的亮度,可以感覺得到少了傳統包袱的框架,古典音樂可以在不同的地域人種中,自在地融入成新的詮釋與風格,更可以大膽地表現自己的主張與性格。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凡斯卡與芝加哥交響管絃樂團的詮釋,讓人就有這樣的感覺,當英雄不再沉溺於悲劇之中,當貝多芬的理想不再沉重到無法實現時,英雄的腳步其實可以是輕快的、 機智的、甚至是嘲諷的,也許這樣的英雄、這樣的 CSO 會讓人有些不習慣,但英雄本來就是擁有多樣面貌的,音樂的藝術也會在不同的詮釋間發生截然不同的趣味性,且讓欣賞的人自己找出和音樂之間的對話以及想像的空間,這才是音樂家們要做的事。

1 則留言:

  1. This is such a niche right at this point , and to join it can end up being
    extremely profitable. This is the reason having reliable biobank software is a necessity.


    Look into my page: imprezy integracyjn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