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晚禱

米勒《晚禱》
遼闊的大地與天際線邊上,遠方隱然矗立的教堂,眼前是低頭虔誠禱告的倆人,地上的農具與馬鈴薯透露著他們的身份,米勒以簡單的構圖與棕、灰藍色調呈現出強烈的氛圍,而畫中的寧靜與和平一如《拾穗》般,紀錄著心靈與大自然交流的美好感動。

米勒曾說:「我在畫晚禱時,腦海中常浮現兒時一家人在田裏耕作的情景,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鐘聲,一定會叫我們停下工作,脫下帽子,虔誠地誦唸晚禱經文」。因此《晚禱》描繪的不只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是人與造物者之間的對話。

猶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贖罪日)也是從黃昏的禱告開始。根據猶太傳統,猶太新年後的第十天,神會決定每個人來年的命運,因此猶太人認為十天的悔罪期可影響神的決定,並向神作出最後的懇求。贖罪可藉由向神懺悔禱告,表示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通常是在黃昏時分朗誦「柯爾尼德拉(Kol Nidre)」禱文,並配合從日落時分開始禁食,直到翌日黃昏。



《柯爾尼德拉(Kol Nidre)》的旋律莊嚴憂鬱,德國作曲家布魯赫也曾經在柏林的猶太合唱協會裏聽到過,而著名的猶太大提琴演奏家,也是布拉姆斯的好友豪斯曼(Robert Hausmann)當時正好邀請布魯赫創作一首大提琴作品,布魯赫便在1880年寫下為大提琴與樂團所作的《晚禱》(Kol Nidrei, Op.47),主旋律就是由這首希伯萊聖歌《Kol Nidrei》加以改編而成,曲子充滿深沉自省的風格,代表人與自己的靈魂以及與上帝之間最謙卑真摯地坦誠面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