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緩緩奏出氣若遊絲的情緒,靈魂彷彿被無盡的悲傷所掏空,連控訴都顯得虛弱無力,但絃樂團卻絲毫不為所動,一如陪審團般地立場堅決,與樂團冷靜的對答,並在強與弱的極端對比下,營造出奇妙和諧與奇異的美感,這是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以充滿情感的e小調所撰寫,無論是以當時或現代角度來賞析,這都是一個結構奇特的樂章。
而與貝多芬約略同時期的作曲家賴夏特(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t, 1752~1814)曾在音樂會現場聽到此曲後,深受感動地說道:「貝多芬的樂器用無比感傷的心情,優美的唱出慢板樂章」。
西元1808年12月22日晚上,《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於維也納首演,作曲家親自獨奏鋼琴部分,但當時貝多芬耳朵幾乎聽不見,因此在演奏第二樂章時由於聲音太過微弱,聽眾只聽到些許叮咚聲響,使演出未如預期成功,貝多芬此後便未再於維也納演出這部作品,直到二十八年後孟德爾頌公開演奏此曲,才得以重見天日。
關於第二樂章的創作靈感來源眾說紛紜,有一說為貝多芬曾觀賞一幅圖畫,畫中描繪宙斯之子安菲翁(Amphion)之妻尼娥珀(Niobe)因傲慢而觸怒太陽神,導致十二名子女被阿波羅所殺,尼娥珀悲痛萬分,但仍無法改變成為石柱的命運,而此時鋼琴無力的呢喃彷彿也是尼娥珀的懊悔哀嘆與最後告解。
而與貝多芬約略同時期的作曲家賴夏特(Johann Friedrich Reichardt, 1752~1814)曾在音樂會現場聽到此曲後,深受感動地說道:「貝多芬的樂器用無比感傷的心情,優美的唱出慢板樂章」。
西元1808年12月22日晚上,《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於維也納首演,作曲家親自獨奏鋼琴部分,但當時貝多芬耳朵幾乎聽不見,因此在演奏第二樂章時由於聲音太過微弱,聽眾只聽到些許叮咚聲響,使演出未如預期成功,貝多芬此後便未再於維也納演出這部作品,直到二十八年後孟德爾頌公開演奏此曲,才得以重見天日。
關於第二樂章的創作靈感來源眾說紛紜,有一說為貝多芬曾觀賞一幅圖畫,畫中描繪宙斯之子安菲翁(Amphion)之妻尼娥珀(Niobe)因傲慢而觸怒太陽神,導致十二名子女被阿波羅所殺,尼娥珀悲痛萬分,但仍無法改變成為石柱的命運,而此時鋼琴無力的呢喃彷彿也是尼娥珀的懊悔哀嘆與最後告解。
鋼琴大師李斯特也形容這段「聽起來溫和軟弱的鋼琴樂段,在貝多芬筆下卻有了神奇的說服力,不只能與兇猛的樂團平起平坐,還壓制住了彷彿要衝出吞噬一切的緊張和絃,迅速讓新的和平氣氛瀰漫於空氣之中」。另外,李斯特還將此樂章比喻為「平息復仇女神的奧菲斯」,具有放下憤怒與復仇執念的力量,使人重新接納柔軟與寬恕。
樂曲在接近尾聲時,鋼琴音量突然增強,並以充滿奇想的風格,自信滿滿地於琴鍵上不斷敲打,與之前的低姿態大為迥異,而這也是此樂章再次讓人驚豔之處,當鋼琴最後平靜地結束第二樂章時,靈魂彷彿已完全滌淨所有的仇恨與悲傷,使人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之海闊天空心境。
樂曲在接近尾聲時,鋼琴音量突然增強,並以充滿奇想的風格,自信滿滿地於琴鍵上不斷敲打,與之前的低姿態大為迥異,而這也是此樂章再次讓人驚豔之處,當鋼琴最後平靜地結束第二樂章時,靈魂彷彿已完全滌淨所有的仇恨與悲傷,使人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之海闊天空心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