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印度音樂人

樂團此次於印度演奏旅行,不僅完成了演出與錄音工作外,也順道參訪幾處印度名勝,且一路上與當地不同的音樂人巧遇,更讓人大開眼界、大飽耳福,正可謂此行始於音樂,也終於音樂。

在阿格拉巧遇演奏「拉瓦納哈塔琴」與跳傳統舞的印度人

我們在阿格拉(Agra)休息站停憩時,廣場上突然響起了音樂,只見兩名身著鮮豔紅色傳統服飾的印度人,在音樂聲中跳起活潑的旋轉舞步,而令我們好奇的是印度男子手上的樂器,為抱於懷中,以弓擦絃,看似熟悉卻叫不出名字,回來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印度傳統樂器「拉瓦納哈塔琴(Ravanahatha; Ravanahatta)」,而此琴外形多變,其中一種也長得很像我們的「二胡」。此外,「拉瓦納哈塔琴」於中世紀傳入歐洲後也稱為「拉瓦納斯特隆琴( Ravanastron)」。

長像十分類似二胡的「拉瓦納哈塔琴」
拉瓦納哈塔琴(Ravanahatha)
雷巴布琴(Rebab)

雷貝克琴 (Rebec/ Rebeca)
約在五千年前,印度的錫蘭島(Ceylon)國王拉瓦那(Ravana)發明了擦絃樂器「拉瓦納哈塔琴」,後來此樂器傳入阿富汗與波斯,於西元一世紀初,外觀轉變成類似琵琶形;由於背板以整塊木頭挖凹、面板為平面,因此音箱的共鳴也擴大許多。

西元七世紀時,「拉瓦納哈塔琴」傳入阿拉伯,被稱之為「雷巴布琴(Rebab)」。然而隨著穆斯林勢力之擴大,此樂器也跟隨進入西班牙,成為「雷貝克琴(Rebec; Rebeca)」。而許多人相信這種三條絃的「雷貝克琴」就是小提琴(Violin)的祖先。



然而印度最有名的絃樂器其實是「西塔琴(sitar)」,但不同於「拉瓦納哈塔琴」以弓擦絃,此琴為撥絃樂器,原名「set’ar」有「三絃」之意,發源於11世紀的波斯。中世紀時,這種長頸琴在傳到印度北部之後,很快就成為當地最主要的樂器,並流傳至今。


西塔琴(Sitar)




而我們第一天在遊覽新德里(New Delhi)的「印度門(India Gate)」時,也遇到了吹著「噴吉」的印度弄蛇人。


新德里「印度門」的吹蛇人

「噴吉」是印度吹蛇人的樂器,也是北印度旁庶普(Punjab)、古賈拉(Gujarat),拉加斯坦(Rajasthan)與巴基斯坦(Pakistan)的民間樂器。相傳「噴吉」是吉普賽人或羅馬人傳到印度的樂器,而印度的「噴吉」外形類似葫蘆,並於底部插入兩支竹子或蘆韋做為吹管,其中一支吹管有6個吹孔,用來吹奏主旋律,另外一支管則有2~3個吹孔,做為演奏持續低音之用。

在新德里機場遇到演奏「印度揚琴」與「塔不拉鼓」的音樂人

我們在最後一天,於新德里機場等待返台時,在機場的印度手工藝商店中遇到了兩名演奏傳統樂器的樂手。只見兩名樂手各身著藍色與黃色傳統服飾,其中一人演奏「北印度揚琴(Santoor)」,另一名則打擊「塔不拉鼓(Tabla)」,其合奏之音樂旋律輕快、朗朗上口。

「北印度揚琴(Santoor)」源自於波斯、中東一帶的「Santur」,也與我們的「揚琴」十分類似,而「塔不拉鼓(Tabla)」是北印度在民間慶典、舞蹈 、戲曲表演或是宗教頌讚等場合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只見兩人合作無間的演出,立刻吸引了圍觀的群眾,這時我們的二胡高手也在場邊忍不住技癢,當下拿出二胡開始調音,待調成與他們一致的音調後,一起合作演出他們的曲子,其場面熱絡有趣,眾人皆樂在其中,而一旁的群眾也越聚越多,共同參與這跨國界的音樂饗宴,也為我們的印度之旅譜下完美的休止符。



我們的「二胡」與印度傳統樂器一起尬音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