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泰姬瑪哈陵

沙‧賈汗,
你知道,
生命、青春、財富與榮耀,
都會隨光陰流逝
…,
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瑪哈陵,
能在歲月長河的流淌中,
光彩奪目,
永遠,永遠


─印度詩人泰戈爾─

慕塔芝‧瑪哈與沙‧賈汗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曾形容泰姬瑪哈陵為「光陰臉頰上的一滴淚珠」、「一滴愛的淚珠(A tear-drop of love)」,而泰姬瑪哈陵的美麗動人,不僅被譽為「完美建築」,也被列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泰姬瑪哈陵

「泰姬瑪哈陵(Taj Mahal)」位於阿格拉城(Agra)北部,在亞穆拉河(Yamuna)右岸,隔著河與阿格拉古城遙望,是「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第五世國王沙‧賈汗(Shah Jahan ,1592 -1666)為愛妃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 ,1593-1631)所建之陵墓。而「蒙兀兒」即為蒙古,信奉回教(Islam)的「蒙兀兒帝國(1526年-1858年)」為帖木兒後裔巴布爾南下入侵於印度所建立。

泰姬瑪哈陵

話說王子沙‧賈汗在15歲時,有一天去逛皇家市集,當時他瞥見站在絲綢與玻璃珠飾品攤位(一說為糖果攤販)中的波斯美女,沙‧賈汗驚為天人,對她一見鍾情,而這位美女名叫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Arjumand Banu Begum),原來是王子舅父的女兒,也就是沙‧賈汗的表妹,後來沙‧賈汗在五年後(西元1612年)娶比古姆為妻,並賜名為「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

泰姬瑪哈陵

慕塔芝‧瑪哈在宮中19年,為沙‧賈汗育有八男六女,備受國王寵愛,倆人常形影不離,十分恩愛。沙‧賈汗在位時(1628-1658),早年時常攜同慕塔芝‧瑪哈一起四處征戰,但慕塔芝‧瑪哈卻於1630年隨沙賈汗南征途中,在分娩女兒 Gauhara Begum 時,不幸感染產褥熱,最後因難產而亡,得年僅36歲。

泰姬瑪哈陵

慕塔芝‧瑪哈臨終前向沙‧賈汗提出三個要求,一要國王善待她的子女、二是希望他能答應終生不再娶,三是為她建造一座人間最美的陵墓。當慕塔芝‧瑪哈逝世時,沙‧賈汗才37歲,霸業正如日中天,而傷心欲絕的他,於1632年開始動用超過兩萬名的工匠,並徵召印度各地巧匠,選用最等高級的純白大理石,共耗費22年,建造「泰姬瑪哈陵」,陵寢於1654年竣工,比古典音樂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還早30年誕生。

泰姬瑪哈陵之東門入口與迴廊

距今已超過350年的「泰姬瑪哈陵」坐落於造景花園內,入口處有一雄偉大門,稱為「德瓦查」,以紅色砂岩與白色大理石所製,象徵著天堂的入口,門上方佇立著拱形圓頂的亭閣,這裡原本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但如今這些物品皆已被盜,現在的門則為銅製。

泰姬瑪哈陵之德瓦查大門與迴廊

「泰姬瑪哈陵」南北長約580公尺、寬305公尺,主建物則高250英尺,佔地17萬平方公尺左右,共有前庭、正門、水道、噴水池、蒙兀兒花園、陵墓主體、三面紅砂岩高牆、以及左、右各一座清真寺等建築。據說「泰姬瑪哈陵」在打地基時,先挖了18個水井,井裏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讓地基層層疊起,因此具有防震功能。

泰姬瑪哈陵之德瓦查大門

「泰姬瑪哈陵」的白色小圓頂,前、後各有11個,這也代表從開始建造到完工所花費的22年歲月。在經過德瓦查大門之後,就可看到精心規劃與修剪整齊的蒙兀兒花園。蒙兀兒花園位於陵墓前方,中間為大理石水池,有狹長清澄的水道噴泉,兩旁則有種植成列的果樹與柏樹,分別象徵生命與死亡。

泰姬瑪哈陵之大門、花園與水池

「泰姬瑪哈陵」主墓是一座雄偉又優雅的白色大理石建築物,高約65公尺,採左右對稱設計,上方有一高26公尺、直徑18公尺之圓頂,其樣式融合印度、波斯與中亞等地之回教風格,中央主體的白色大理石,採用來自印度西北方、靠近巴基斯坦的馬克拉納(Makrana)所產之大理石,其特色為硬度高、不吸水。

白色大理石外觀的泰姬瑪哈陵

「泰姬瑪哈陵」以無法計數的綠松石、青金石、玉、水晶、藍寶石與瑪瑙等共28種奇珍異石鑲嵌入大理石表面,而這些材料來自於印度與世界各地,當時以超過1000頭大象來運送,其花費可想而知。此外,「泰姬瑪哈陵」也以書法藝術與花朵線條來裝飾雕琢璧面,在大塊潔簡中蘊藏繁複華麗之細節。「泰姬瑪哈陵」外觀有四方形、圓頂、三角拱門與呼拜樓(Minaret),其佈局平衡、和諧對稱之結構設計,也處處流露出簡潔雄渾之回教藝術與印度細膩之華麗色彩。

泰姬瑪哈陵外觀之雕花

「泰姬瑪哈陵」陵宮四面各有33公尺高的巨大拱門,配有透雕的大理石石扉,另6座小拱門也列為兩層,形如石雕窗戶,穹形圓頂的頂端為金燦尖塔。「泰姬瑪哈陵」也充分體現「天圓地方」的建築風格與設計理念,上部圓形穹頂,中部陵墓及下面寬厚的方型基座,結構勻稱協調,穩健肅穆,氣勢恢弘。

泰姬瑪哈陵外觀之雕花

泰姬瑪哈陵之側面


















「泰姬瑪哈陵」內部呈八角形,共有五間宮室,門窗均以白色大理石鏤雕而成,並帶有菱形帶花邊小格,牆壁四周佈滿多彩寶石鑲嵌而成的藤蔓花卉與花葉浮雕,並用可蘭經(Koran)文字刻於璧上。且內部空間共鳴令人震撼,若站於任何一處大聲吟頌,或是立於陵墓旁邊迴廊中央石塊上,皆可感受到強烈的迴音與殘響。

雖然「泰姬瑪哈陵」並無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內部之極為複雜與華麗之雕飾與精細不重覆之設計,但「泰姬瑪哈陵」之美是大塊文章中帶有珍珠之光彩,更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

在中央宮室透雕的大理石屏風內,則安放著沙‧賈汗與愛妻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是為衣冠塚,沙‧賈汗與慕塔芝‧瑪哈其實真正埋骨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紀念碑,上面刻著「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哈之墓」。

這座大理石藝術建築不僅是沙‧賈汗愛人的長眠之所,其白色也正代表著沙‧賈汗純潔堅貞的愛。其中「泰姬(Taj)」原意為「皇冠」,「瑪哈 (Mahal)」則代表「皇宮」,因沙‧賈汗不認為這是愛妻的陵墓,所以稱之為「泰姬瑪哈」,印度文就是「皇宮的皇冠」之意。


泰姬瑪哈陵之高塔
「泰姬瑪哈陵」通體雪白的大理石砌、精雕細琢的牆壁、門扉、窗櫺等藝術,也讓每一時刻的泰姬陵,皆有不同的美麗姿態,且無論從任何角度望去,白色的泰姬陵均壯麗無比、造型完美。

「泰姬瑪哈陵」以做工完美以及建築比例、角度、對稱和諧聞名,其理念也與數字「4」息息相關。除圓頂四周有4座39公尺高的尖塔,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古蘭經與祈禱朝拜之用外,另還有四座小圓塔與四角形庭園。

伊斯蘭教信仰中「4」是神聖的數字,也是和平與神聖的象徵。而「泰姬瑪哈陵」的圓形頂主體,除面面採光外,建物周邊共4座的圓柱高塔,每座均向外傾斜12度,雖無法以肉眼看出,但若遇上地震,4座圓柱高塔只會向四方倒下,並不會影響主殿。而遠望高聳入雲的泰姬陵與她的水中倒影,其如夢似幻之感,彷彿真有兩座泰姬陵互相輝映。 

泰姬瑪哈陵內之清真寺

「泰姬瑪哈陵」在早中晚所呈現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在陽光照射下呈現耀眼的白色或淡黃色,而當夕陽西照時,便又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與淡青色,夜晚月光下則又變為銀白色,且有時白色大理石會投射出淡淡的藍色螢光,令人向嘖嘖稱奇。所以有人說,不看「泰姬瑪哈陵」,就不算真正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瑪哈陵」,也不算到過「泰姬瑪哈陵」一遊。於是,印度政府於2004年11月27日,對外開放夜遊「泰姬瑪哈陵」,只是門票高達1500盧比,而這也讓「泰姬瑪哈陵」成為世界上唯一早、中、晚遊覽票價不同的觀光勝地。

泰姬瑪哈陵內之清真寺

「泰姬瑪哈陵」基座兩側各有一座清真寺,為典型蒙兀兒建築,以紅砂岩加飾白色圖紋。其中之一為可膜拜的清真寺,而另一座因其方向背對聖城麥加(Mecca),不適合做祈禱之用,因此僅為鏡像(對稱)之用,其功用為會議室與客房,而同時建造兩座清真寺,最主要是為了符合伊斯蘭建築平衡與對稱之美感。

泰姬瑪哈陵內之清真寺

泰姬瑪哈陵內之清真寺
由於「泰姬瑪哈陵」附近不准停車,因此遊客必須自己步行或搭乘電動車,且進入之前也必須接受嚴格的安檢,雖允許攜帶小型攝影機、照相機與手機等電子產品,但進入主陵室時需脫鞋或穿上鞋套。

「泰姬瑪哈陵」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並於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2004年則是「泰姬瑪哈陵」建成350週年,印度政府也特別定為「泰姬瑪哈陵國際年」。

近年來隨著印度工業的發展,「泰姬瑪哈陵」因遭受馬圖拉煉油廠所產生的酸雨侵蝕,乳白色的大理石外牆出現了黃斑,墓室也生出小孔,白銀大門變黑。由於「泰姬瑪哈陵」附近的亞穆納河污染嚴重,河中化學物質含量偏高。因此也有專家認為「泰姬瑪哈陵」的基座最終將會崩坍。因此印度政府開始大量栽種桑樹來吸收二氧化硫,並成立「泰姬瑪哈陵保護區」。

泰姬瑪哈陵內之清真寺

沙‧賈汗王在愛妻死後,陷入極度憂傷,從此無心國事,以致荒廢朝政,並大肆耗費民脂民膏蓋建「泰姬瑪哈陵」,也招來民怨四起,後來被兒子篡位,將他軟禁於「阿格拉古堡(Agra Fort)」中長達九年。沙賈汗之子歐朗傑伯(Aruangzeb)於1658年宣告稱帝,但接手時國家已剩空殼,之後被波斯入侵血洗,再加上歐洲列覬覦,「蒙兀兒帝國」最後結束於大英帝國手中。

慕塔芝‧瑪哈(左)與沙‧賈汗(右)之陵寢
沙‧賈汗原本打算在亞穆河對岸、面對愛妻陵寢之處,另外建立黑色大理石陵墓給自己,中間以白色和黑色大理石橋連接,與「泰姬瑪哈陵」遙遙相對。而黑色代表悲傷與痛苦,最能代表沙‧賈汗的心情,可惜1657年工程即將展開時,沙賈汗就已被囚禁。

沙‧賈汗晚年最後八年,由最小的女兒照顧飲食,他每天透過八角房的小窗,遠眺河裏浮動的「泰姬瑪哈陵」倒影來思念愛妻,後來視力惡化,僅藉著一顆寶石之折射來觀看泰姬陵,在失去自由的孤獨痛苦中最後抑鬱而終。沙‧賈汗逝世後葬於「泰姬瑪哈陵」內愛妻身旁,也為這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畫下美麗的句點。

而佇立在「泰姬瑪哈陵」前,有著如夢似幻的感受,望著美麗的白色大理石,就彷彿看見了慕塔芝‧瑪哈動人的身影。宏偉的建築不僅見證了歷史,也向我們傾訴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也許對人民而言,沙‧賈汗並非賢君,然而在時間的長河中,「泰姬瑪哈陵」卻始終屹立不搖,也為人間留下永恆,並震撼著我們的心。

泰姬瑪哈陵上空盤旋飛翔的老鷹
沙‧賈汗啊,
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
你卻願望著一滴愛之淚珠,永恆不滅。

『時間』不憐憫人的心,
只嘲笑它可悲之記憶掙扎。
你用美麗去引誘他,將他俘獲,
用不滅的形,冠戴在無形的死亡之上。

在夜的靜寂中,
向你愛人耳邊低語之祕密,
鑄成這石頭的永恆靜默。

雖然帝國崩坍已向塵埃,
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
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泰戈爾《愛貽集》─

美麗的泰姬瑪哈陵

1 則留言: